书籍 我们为什么不说话的封面

我们为什么不说话

[美]坦普尔·葛兰汀(Temple Grandin)

出版时间

2017-12-31

ISBN

9787210097907

评分

★★★★★

标签

科学

书籍介绍

聊天是人们增进了解的常用方法,但假如是面对一只不会说话的动物呢?如何知道它的小脑袋里在想些什么?

坦普尔·葛兰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动物科学教授,被业内称为能翻译动物语言的人,专业研究动物三十年心力之作。

书中有新奇好玩的前沿科学试验,如让鸽子学会分辨毕加索和莫奈的画作;也有贴近生活的实用技巧,如家庭挑选合宠物狗、训练猫咪指南。

全书由表及里地阐释了动物行为背后隐藏的情感、思维及非凡的才能。

目录
第一章我的故事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如潮水般的焦虑感向我不断涌来,是动物拯救了我。)
鼎盛的行为主义 | 视觉环境 | 形象思维
第二章动物如何观察世界
(研究人员一直想知道,大象族群会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分开行动几个礼拜,然后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碰头,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大象又不能像人一样打电话事先好。)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孤独症患者往往内心想法不容易为普通人所感知,本书作者从自身的体验以及与动物的比较,阐述孤独症患者与常人的差异,让人能够进一步的理解孤独症患者的想法和行为,
很有新知
和劳伦茨、海因里希一样,这位作者也是动物行为研究者,但我看这本书的主要动机,并不是想理解动物,而是因为我是一个神经学爱好者,我想知道一个作为自闭症患者,这位作者的大脑思维路径,以及她是怎么从事科学研究的……自闭症是神经系统疾病,也就是大脑额叶和常人不同,但是却和动物相同,额叶是负责分析归纳的,所以人类多以抽象概念和文字思考,而自闭症患者和动物一样是用视觉图像思考的,也更容易体察动物,这个真的是很有趣。作者很聪明很厉害,棒棒哒。
为了不浪费自己“高敏感”的特点,闲余时间在备考「孤独症儿童康复师」。这本书的定位很吸引我,作者以自闭症的独特视角,成为了动物学家,一位出色的动物行为分析师。高敏感人群也会把无数细枝末节变得混沌一团,但也能够看到听到感知到不同的世界。
很水的“科普”...作者说自己写了三百多篇论文???......翻来覆去强调自己是自闭症患者,这本书到底是讲自闭症的还是讲动物的?然而自闭症患者对于动物的理解也没什么特别的啊。
擅长形象思维的人,果然不太会写书,总结几个要点:1.动物和自闭症患者擅长形象思维,也更关注细节;正常人由于发达的额叶功能擅长语言思维,关注整体。2.动物有的几种情感:①愤怒②追捕猎物的冲动③恐惧④好奇心/兴趣/期望⑤性⑥对母亲的分离焦虑⑦社会依恋⑧游戏和打闹,后四种属于社会情感。3.所有进攻都可以分为掠食性进攻和情感性进攻 4.动物会掩饰痛苦,比起痛苦他们更害怕恐惧。脱敏不代表忘记恐惧,而是恐惧和中性的概念同时存在了。4.动物是超级具体化的,缺乏归纳能力,任何细节的改变对它来说都是陌生食物。5.动物的认知能力体现在在新环境下解决一个问题。6.除了通过经典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外,动物也会通过行为学的另一分支,社会模仿理论(social modeling theory)进行观察模仿学习。
喜欢狗狗的都可以看看 国内关于狗狗行为学的书太少了
(很喜欢当年以作者为原型的那部电影)许多insights: 正常人类与动物/自闭者人群的差异在于“总体智力”,概括化vs超级具体化,对细节的感知带来了动物/自闭症人群超乎寻常的才能,很可能是因为大脑额叶功能的不同,正常人类的额叶更大。另外讲恐惧的那一章也很有意思。略有缺憾的是很多判断更多基于经验判断,如果有更多实验依据就更好了(但正如作者所说,由于动物的特性,实验室环境造成很多结论不一定适宜自然环境。)(广图054)
为什么如此强调自己的自闭症身世,我不理解。我想看的是小动物呀~
我们以外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