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天生非此的封面

天生非此

[英] 奥利弗·詹姆斯

出版时间

2018-08-01

ISBN

9787210103172

评分

★★★★★

标签

教育学

书籍介绍
☆《卫报》《泰晤士报》力荐的国民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全新力作,经BBC、卫报、电讯报、邮报在线等多家媒体联合报道。 ☆观点新颖,立意深刻。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上一代和下一代?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总有那么多让我们不满意的地方,子女对我们的需求总会产生那么多让我们力不从心的时候,当我们惊讶地发现自己像父母对待我们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时,本书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案例生动丰富,引人入胜。泰格·伍兹是如何成长为一位高尔夫球天才的?他又为何会沦为公众口中的“性瘾者”?英国名媛葆拉·耶茨与皮驰斯·盖尔多夫母女为何会以同一种方式相继死去?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三位孙子又是如何逐步反目成仇的? ☆契合时下热点问题,写读者想知道的东西:将孩子托付给育儿机构会出哪些问题?有哪些绝对不能对孩子做的事?“虎妈式教育”存在哪些问题?“乖孩子”和“天才”身上又存在哪些隐患?开放生育政策的时代,身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在抚养多个孩子时应该注意什么?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在感受到父母的爱的同时,又常常隐隐地觉得委屈? 为什么我们在性情、处世方面和父母越来越像? 为什么父母非得用一种让双方都难受的方式与我们相处? 先后天因素对人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家们关心的问题。本书的作者奥利弗·詹姆斯就对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通过考察、引用前沿研究成果,整理分析个人经历和相关案例,向我们生动地说明了心理层面的代际相似性是由后天培养造成的。我们会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是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爱、虐待及我们与父母的身份认同等因素共同影响的,幸福和不幸的培养模式像基因一样在家族中世代流淌,想要改变未来,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 奥利弗·詹姆斯(Oliver James)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作家、记者、电视纪录片制作人和主持人,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他的著作包括《青少年的暴力倾向:在这个只有赢家和输家的现代文化背景下》(Juvenile Violence in a Winner-Loser Culture)和《沙发上的不列颠》(Britain on the Couch)。《沙发上的不列颠》同时也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视纪录片。此外,他也是英国国立家庭育儿协会和家庭计划慈善机构的董事。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为什么我们总和父母一样
三种行为机制——言传、身教、身份认同
虐待是父母子女拥有相似之处的一大成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170718
“基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历来是争议点。这些年,支持后者的图书卖得比前者好,原因也很明显——毕竟大家还是更愿意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本书虽然没有在遗传学观点上说服我,但我依旧觉得一些具体的育儿理论值得父母们借鉴。比如书中提到的“爱的炸弹”方法:父母可以划定时段,让孩子自己决定父母陪伴的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孩子表达爱意,让孩子获得对生活的掌控力,从而增强自信和安全感,培养出健全的人格。本书对于不良养育方法在代际间的习得性传递,也是较有说服力的。改变这种传递,需要孩子父母自身有自觉地去分析同上一代之间的相处模式,同咨询师建立良好关系去替代这种错误模式,继而主动改善行为,去切断不良养育法的根源。这个路径是对的,中国年轻父母们也可以借鉴。但重在“自知”。没有自知,方法再好也没有用。
没娃的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知道要想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识别红灯并及时刹车,必须明白过去的经历对现在的影响。 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无缺的童年,我们的都多多少少的受到环境以及原生家庭的影响。抱怨过去并不明智,了解过去,了解问题的成因,并解决问题才是聪明人的选择。
我们总在强调如何教育孩子,其实真正应该做的是教育父母。这本书深刻告诉我们父母不同的养育方式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们生来并非和父母一样,但为何会日渐与他们相似?为什么我们在感受到父母的爱的同时,又常常隐隐地觉得委屈?《卫报》《泰晤士报》力荐的国民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向我们讲述,我们何以成为今天的自己。
今天的你并非天生如此,你的心理你的精神世界与基因和遗传并无直接联系,而是受你的父母,你的家族,你的养育人的影响而造就的你。
养育方式的传承,踢猫效应,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摆脱宿命的战争是一场持续一生的奋斗历程。”
很久以前就标记过的书,偶然发现了很是惊喜。但是文本很一般,主要介绍精神疾病和病例。
引用文献 很加分 但是个人感觉 稍微有一点点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