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技术的本质的封面

技术的本质

布莱恩•阿瑟(Brian Arthur)

出版时间

2014-03-31

ISBN

9787213059988

评分

★★★★★

标签

科学

书籍介绍

★《技术的本质》是复杂性科学奠基人、首屈一指的技术思想家、“熊彼特奖”得主布莱恩•阿瑟所创建的一套关于技术产生和进化的系统性理论,本书是打开“技术黑箱”的钥匙,它用平实的语言将技术最本质的思想娓娓道来。

★技术,是一个异常美丽的主题,它不动声色地创造了我们的财富,成就了经济的繁荣,改变了我们存在的方式。尽管技术如此重要,却少有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来深入思考技术。我们了解技术的原理,却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我们深思技术的意义,追问技术到底能否决定人类的历史,但是关于“技术”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并没有达成共识。

★布莱恩•阿瑟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作者构建了关于技术的理论体系,阐明了技术的本质及其进化机制。《技术的本质》是技术思想领域的开创性作品,它不同于一般的流行读物或学术著作,对于商业创新和经济发展而言都有非凡的意义。布莱恩•阿瑟的思想是硅谷亿万资金运行的基础,如果能够真正读懂本书,不论是普通读者、商业领袖还是学术研究者,都将受益匪浅。

目录
赞誉
推荐序一 路径依赖性:人口、经济、技术
北京大学教授
汪丁丁
推荐序二 打开“技术黑箱”的一个新尝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本书的“技术中心主义”特征很明显,将技术置于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先别急着用人文社科的知识去反驳,仔细看看作者的逻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洞察力和构建复杂思想体系的能力。与一般的技术/科学哲学思想不同,作者思想的颗粒度很高,体系细密逻辑清晰,将很多跨学科领域已有的知识和洞察整合进了一个严密的框架之中,配合大量的实例,揭开了技术的黑箱,说服力极强而极富启发。作为一个”文科生“,我通过本书得以管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很多细节,对理解创新、设计、工程等大有好处。而作为一个关注科技进步之于人类生活影响的观察者思考者,本书提供的思路让我的观察和思考更加清晰,更加自信。接下来要读一系列的书,进一步加深本书带给我的启发。阅读中,我不断提出问题和思考,这些很快就会在书的下文出现,这一点让我非常开心。
技术的进化的生物性特征。
居然有人黑这本书。应与《时间中的政治》参读。
看的时候一直想:要是去年看的话论文起码还能水五千字。【有个屁用……【是骂我的论文不是骂书。
其实这本书应该一气呵成看完,无奈在路上耗了两个多星期。除了一些各类技术的专业术语外,挺好理解的。技术也许就是一种类似于植物的生命载体,根植大地,开枝散叶,改变环境,繁衍后代。
超棒!必读
阿瑟受“技术中心论”与“过程论”的影响很强,但是对技术的定义非常出色:“技术是被捕获并加以利用的现象的集合,或者说,技术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这比国内任何一本教科书不知道高明到哪去了。阿瑟认为一切技术都是元素的组合,这些元素本身也是技术,一旦新技术(单体技术)诞生了,它们就立刻成为可供进一步地建构更新技术的潜在构件。技术的新“物种”诞生于需求和现象的链接,这种链接缘于一组可用的效应与其概念所需的元器件的组合。而技术并非成固定范式的,在所有层次上都存在着持续的变动,是过程性的,经济导演并调和着这一切,技术集合创造结构,经济则是其技术的表达,经济则为技术提供再次创造的空间,现在的技术从而也变成了一种“物–执行–物”的新陈代谢,从概念上看,生物学正在变成技术。从实际上看,则技术正在成为生物学。
技术的本质是,实现人目的的一种手段、实践和元器件的集成、可以运用在某种文化中的装置和工程实践的集合;技术的进化,1、把现有部件进行组合,推陈出新;2、捕捉现象,持续的发现新的自然现象,并且有目的的驾驭;技术推动经济的发展,1、重新域定,在新的世界中把旧的任务不断进行重新表达;2、标准工程,在微小的改进中发现创新的部分,为标准问题提供新的标准答案;
空话废话太多,前1/3尤其,后2/3有点货,但也没多大意思,看得出,作者的储备其实还挺扎实,毁在强行大道理,可惜了
发展出更加精密的观测系统~实验提练出因果~应用~组合~发展出更加精密的观测系统~|现在再看错了,应该是通过更加精密的仪器发现了意外现象,试图重新解释,随后验证自己猜想的因果。 @2018-10-21 23:01:27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