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美国人与中国人的封面

美国人与中国人

[美] 许烺光

出版时间

2017-11-01

ISBN

9787213080609

评分

★★★★★
书籍介绍
从文学艺术、两性婚姻、教育到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许烺光以深厚精湛的人类学功底,在社会文化生活的最重要的构成中寻找和确定美国人与中国人思想和情感的特征。他用环环相扣的推衍和阐释,将美国人与中国人本质上的文化心理区别——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与以情境主义为中心,推演至个体的社会心理及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并进而探讨它们在受到内部及外在的挑战时将发生怎样的改变。 本书自问世之后,即在海外被奉为研究美国人与中国人民族性格的经典之作,尼克松总统的幕僚将其列为访华前必须阅读的三大参考书之一。 许烺光(1909—1999),出生在中国,毕业于沪江大学,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到中国从事实地调查和研究,1947年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系,1977年—1978年当选为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席。许烺光与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的作者)、玛格丽特·米德一样,同属于文化心理学派,独特的经历和东西方文化双重影响下“边缘人”的“身份以及卓越的才识,使他成为最有资格写这样一本书的人”。
目录
前 言
自 序
引言:文化与行为
第一篇 追根溯源
引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严重落伍,过时的一本浅显性读物
在一个以超现代沟通技术为傲的社会里,“沟通”实际上成为通行的难题。
这部著作分析美国人和中国人文化差异,论点阐述的十分清晰,让我们对中美文化最基础的区别了解清楚,不过由于时间比较久了,所以有些观点还是发生了变化。
值得一读的好书。作为一个思维相对西化、又很喜欢古典文化的人,一边看一边感叹近年来中国思潮表面的西化“self-reliance 靠自己/个人主义”和内核里持久的“人际中心/关系文化”,还能在农村看到更中国、在城市看到更西化的一面。
花了2个春节终于读完了 和菊与刀一样 因为写作时间的原因 有点过时 但是这不能影响它是一本好书 许烺光对中美文化和社会的研究相当透彻 即使作为一个中国人很多地方读到的时候都会惊呼 确实是这样的啊。。。 因为时效的原因应该打4星 但是看到那些说过时打2星 到底真的有看全过吗?
许先生对中美两国人文领域差异的观察极具compassion & insights. 第一次深入了解美国的个人主义与中国情境特色,语言平实却考据颇深,兼具可读性与思考力的好书
写得还挺到位
简单地说,只从人际关系来看,中国人过去几乎是身处伊甸园,而美国人没有伊甸园,一直在探险。 美国文化把这种探险状态称之为新乐园,但实际只是最强者的乐园。 伊甸园的人对外界缺少动机,探险的人缺少安全感。 不过现在,中国环境变太多了,真希望看到今人的深度分析。 还没看到欧洲文化比较的书,有人看到的话,请告诉我呀,多谢!
对于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方方面面异同进行举例对比研究。翻译非常棒,一开始没意识到时觉得就是优秀的中文著作。
书中描述的许多中国人思想行为和社会现象已与2022年的现实情况不符,但对产生两国人不同的原因分析仍然经典精辟,值得一读。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