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无规则游戏的封面

无规则游戏

[美] 塔米姆·安萨利

出版时间

2018-11-01

ISBN

9787213088308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中,阿富汗这个位于亚洲心脏地带的国家,常常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我们了解的却并不多。《无规则游戏》一书,将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深入了解阿富汗的过去与现在,揭示这个国家独特的魅力和挑战。
作者简介
塔米姆·安萨利,阿富汗裔美国历史学家和专栏作家,是旧金山作家工作坊的指导人。1948年生于阿富汗,1964年移居美国,融合两国文化背景。他在《旧金山纪事报》、《洛杉矶时报》和《沙龙》等知名报刊发表作品,著有《喀布尔以西,纽约以东》和《中断的天命》等书。
推荐理由
《无规则游戏》详细描绘了阿富汗长达两个世纪的历史,从战争、革命到宫闱斗争,展现了这个国家常被忽视的一面。作者塔米姆·安萨利以轻松的语言,结合深厚的历史知识,揭示了阿富汗人民的坚韧不拔和内外部矛盾,以及阿富汗如何应对各种挑战,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东历史、国际政治感兴趣的读者
对阿富汗文化、社会感兴趣的读者
对历史研究、国际关系有一定了解的读者
以及希望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读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阿富汗原来也曾有过一段世俗开明现代化的尝试的,无奈传统二元对立太过强大,新旧世界壁垒分明:城市与农村、变革与保守、温和与激进、新精英与旧贵族、国家官僚与部落领袖、世俗与宗教、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教义、新喀布尔与旧阿富汗。仓促的民主救不了这个国家,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之争归根结底只是城市精英阶层代理人的取向,更古老的阿富汗保守势力从未被打动,纵使是最擅长做群众路线工作的苏联也一败涂地——毕竟在伊斯兰革命派看来,左派都是不信神的人。最终,苏联和美国都陷入阿富汗战争的泥淖,并非统一团结的阿富汗不可征服,而是分裂内乱的阿富汗让征服者无力管制。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中国政府未向阿富汗派出过一兵一卒,却正在赢得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诸多矿藏资源使用权,我们在那里缺乏的军事存在恰恰是竞争优势。2019117
本书是阿富汗民族背景学人和美式非虚构叙事与全球化时代精英学者视角的完美结合。作者很好的吸取了二元身份的长处,他非常熟悉阿富汗社会的社情世故,同时善于以当代三观、全球化视角和紧跟时代潮流的方法论看待并分析问题,还摒弃了两种学者常见的缺点,避免了本土派学者的土鳖、狭隘自大、不擅叙事与分析、传播技巧,以及西方学者研究东方问题常见的通病——雾里看花隔靴搔痒、流于浮萍、观念现行的弊病。这本通俗非虚构读物,很多记事都是并不严谨的“据说”,但无疑是一部了解阿富汗社会和阿富汗近现代史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自由不过是一件新鲜的玩具。如果我们处理得当,玩具坏了,他们会来找我们修。他们只在乎自由之名,并不在乎名头下面的实质。”1919年英国人在阿富汗获得独立自主权时傲慢地说。阿曼努拉曾努力想将阿富汗带入现代化和世俗化:颁布《秩序之书》,废除女性罩袍令等宗教陋习,开办学校教授现代科学,鼓励女性接受教育,废除童婚,实行一夫一妻制。国王和王后游历欧洲时王后摘下面纱,穿上巴黎洋装。他举办演讲对女性说“在坐的各位女性,如果你们的丈夫哪天有了再娶之心,你可以杀了他,我非常乐意提供武器。” 阿富汗曾有一个伟大的国王,可惜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被宗教所接受,直到2021年,仍旧是宗教凌驾一切。带着已知的阿富汗命运回看历史,时常不忍读下去,感慨万千。[2021 No.79]
这些穆斯林永远也不愿意承认伊斯兰教才是国家民族落后的根源。
阿富汗之所以能成为阿富汗,固然有18世纪王朝周期性发展因素在内,但更多还是英俄大博弈的产物。各种强权在此折戟沉沙。可以说,只有在帝国干涉的前提下,这个多灾多难的地区才能作为一个实体而存在。阿富汗某种程度上是幸运的,恰好处在英俄扩张交界区域的位置,让它获得了比布哈拉汗国或尼泊尔更好的命运。然而一战之后苏联取代沙俄,以及二战后英国在南亚的彻底退出,最终打破了这种平衡,由此造成的区域性势力真空,很快为独霸中亚的苏联所利用,成为1960-1980年代阿富汗遭到干涉,加速动荡,乃至最终滑向内战的导火索。1990年代,当苏联本身也崩塌之后,成为三不管地区的阿富汗最终沦为鸦片和恐怖的温床。美国在911之后企图通过军事干涉解决这一问题,但除了扶持出又一个喀布尔市长式的“总统”之外,几乎在此地一无所获。
阿富汗终究还是落入了塔利班之手,这点的确印证了作者的判断,能够有效通知阿富汗的只能是阿富汗人。
整体是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的感觉……就历史这种东西真是怎么说呢?不同又似曾相识吧。读书时代我们世界史老师不太喜欢伊斯兰世界历史,我对伊斯兰世界历史印象也大概集中于各种先知和哈里发。倒是从来没有想到过阿富汗。在南博看过阿富汗的展览,那是因为战乱流转各地的一场展览,再加上巴米扬大佛等等一系列事件,那场展览看的总觉得有些难过。各方文化的交融,也免不了冲突。不知道想说什么,可能还是因为都是人的世界,人做的事,脱不开人性。 3.4“战争好似一把筛子,无用的品质将被残酷洗刷。战场中的人往往没有同情心,也不会拥有什么骑士精神。唯有毫不顾忌地行使暴力、破坏社会秩序的人,才能在无序的社会中赢得先机。”这段说的真好。 整体来说民族立场、政治立场很鲜明的一本书,但是可信度或者说材料的支撑力不够,偏文学纪传而非历史。
“在正常的教育環境下,阿富汗的男孩除了保持勇敢堅韌的品質,還得學會為家族爭光,有辱門風的事情,他們絕對不能做。 尊重長輩,憐惜幼子,這才是大丈夫所為。 好多阿富汗男性都喜歡和自己的孩子膩在一起,愛撫、親昵,絲毫不覺得有損面子。” “按照阿富汗文化,完美的男性應該擁有救濟窮困、幫扶弱小的慷慨品質和陽剛的男子氣概。 “抗蘇鬥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數以百萬計的阿富汗男性奔赴戰場……戰爭异常血腥,耳濡目染之下,阿富汗整整一代男性的心理漸漸變異,阿富汗的民族性格也開始發生扭曲。” “戰場中的人往往沒有同情心,也不會擁有什麼騎士精神。 唯有毫不顧忌地行使暴力、破壞社會秩序的人,才能在無序的社會中贏得先機。 ” 真主保佑阿富汗人民,也讓他們停滯不前。
阿富汗人民终究选择了他们国家大多数人向往的生活,说到底,我们还是不能要求全世界都一样的价值观。
读过这本书发现阿富汗正如题目所说,无规则,充满冲突和对抗。城市与农村,现代化与宗教,开放与保守,进步与落后,统一与分裂,阿富汗的历史如同一个混乱摆动的钟摆在这之间来回转换。并且这个钟摆还会被其他国家时不时推上一把。 也很喜欢书中最后的比喻,阿富汗如同一个茶壶,每当有国家想通过抓住把手来控制这个国家的时候,把手就会断裂,壶身摔到地上摔得粉碎,英国三次,俄国一次,美国一次。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