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摆脱共情的封面

摆脱共情

[加] 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

出版时间

2019-12-01

ISBN

9787213093531

评分

★★★★★
书籍介绍
人们通常认为,共情是善良的源泉,很多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人们没有足够的共情能力。但是,保罗·布卢姆在本书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共情是很多不公平、不道德现象的主要诱因之一,而且相比于带来的积极作用,共情带来的消极作用更为普遍。 当然,布卢姆并不是彻底地反对共情。他认为共情可以分为两类,即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通过本书的论述,他告诉我们,情绪共情是一种非常狭隘的情绪,它迎合了人们的偏见,常常会影响人的理性判断,甚至会导致暴力和恶行,让世界变得更加糟糕。共情就像一盏聚光灯,带有个人偏见,只能照亮特殊的那一块,而许许多多其他的事物就这样沉入了黑暗之中。 布卢姆的观点是基于突破性的科学发现而提出的,他认为,个人和国家所做出的很多非理性的决定都是因为共情这种错位的情感。在本书中,布卢姆以精准和有趣的文字展现了共情如何在方方面面扭曲人们的判断,并告诉我们,想要做出更明智的行为和道德决策,我们需要:依赖理性而非情绪共情,听从大脑而非心脏。 (加)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知名认知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耶鲁大学公开课最受欢迎教授、TED演讲人。布卢姆是耶鲁大学最受欢迎、最风趣的心理学教授之一。他的心理学导论课是耶鲁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之一,全球有上千万人观看、学习这一公开课的视频。 布卢姆是《科学》杂志评出的Twitter上最有影响力的50位明星科学家之一,美国哲学与心理学协会前任主席,《行为与脑科学》杂志联合主编。 布卢姆因出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而获奖无数。他的文章屡见于《纽约时报杂志》《自然》《纽约客》《科学》等刊物。著有畅销书《善恶之源》《快感:为什么它让我们欲罢不能》。
目录
题词
推荐序 我们能否理性地去共情
引言 别以为你真的了解共情
第1章 情绪共情VS.认知共情:感性与理性的两面
共情是拯救世界的良药吗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共情可能不重要,慈悲就行,情绪不重要,情绪稳定就行
那么啰嗦那么水,你的良心不会痛么= =
在西方的语境下,这是一本好书。
共情是一种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作者开宗明义地认为没有这种能力会更好,因而有了书名中的“摆脱”二字。耸人听闻!细读之后会发觉作者是在玩文字游戏,他并不是否定共情的“全部”,只是提示读者意识到共情因为夹带了人们的感觉和经验等主观因素,会将强烈的情绪变成个人化的投射,聚焦到孤立的事件或者个体之上,从而遗漏或疏忽了对整体的把握,这种短视或者聚光灯效应将会带来失控,如果发生在政策制定者或是决策者身上,负面效果将进一步被放大。但若处理得当,用理性思考代替情绪判断,审慎对待媒体宣传,共情也能有积极的作用。考虑到共情没法量化,也不能准确测度,作者还是退了一步,回到一分为二的辩证态度的立场,让人大呼上当,说好的摆脱呢?最后,作者文笔实在一般,琐碎啰嗦,文本中还透露些许自大,不喜。
分为什么这么低?看了几个评论觉得论述太烂?作者“显而易见”的观点并不是伸手可及或者仅凭个人主观想法就能推导出的,不从定义来由具体关系来论述,难道从天而降吗?这本书有很多观点都是我近几年深有感触的,也确实被共情困扰过,其实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但如何达到目标怎样才是最效率的方式是探讨的关键,如何走这一步步,由于问题都是复杂、多维并且环环紧扣的,需要谨慎、多角度、多学科的思考与衡量。但大家还是倾向于对具体问题具体步骤的忽视,反复强调一些高度概括的口号,是很难走到目标那的,我近几年的实践方法是,去形容词化,少用形容词以及结果导向(当然有很多内在的衡量标准,就不展开了)。
作者集中攻击其实还是比较有限。首先如其所说是情绪上的共情而非更广泛的认知上的共情,其次攻击的似乎是一种自发的乃至反射性的共情而非可以操控的收放自如的共情,最后是攻击点在于最好不且不需要以上述共情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 一星扣给概念并不算很清晰。我去看Prinz了。
什么东西……
理性思考问题是对的,但是反对共情有点极端。
前些日子随手从图书馆书架上拿起的书,以为是讲方法,结果发现是一本讲道理的书。书中提到的共情的“聚光灯效应”、短视、偏见、缺乏公平的问题所言无误,但这也局限于作者所言的“情绪共情”,摆脱情绪共情的结果就是达到理性的状态,可是怎么做呢?
共情分为两种: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如果你受苦会让我难过,我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到了你的感受,这是情绪共情。如果在没有同样感受和没有任何情绪传染的情况下,我依然理解你脑中的想法和你正在受苦的事实,这就是认知共情。情绪共情狭隘且充满偏见;它会偏袒一小部分人而牺牲其他人的利益;它对眼前的成本过度看重,而轻视将来要付出的代价;它不计多寡,因而会扭曲我们的道德决策和政策决定,导致痛苦的增加。认知共情才是重要且必须的,有研究发现,那些做出利他壮举的大善人,往往出于认知共情而非情绪共情。心,让我们有动力做好事;脑,让我们善于思考如何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