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战争的战争(1618—1648)的封面

战争的战争(1618—1648)

[德] 约翰内斯·布克哈特

出版时间

2020-12-01

ISBN

9787213098628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三十年战争(1618—1648)是近代欧洲极具灾难性、后果极为严重的战争。这场多年无法结束的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疯狂的暴力行为与毁灭性灾难,在德意志人的集体意识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约翰内斯·布克哈特从全新的视角,聚焦三十年战争期间一次次的和平尝试和一次次无限接近和平的时刻,以“和平”为红线串起了这部战争史。作者深入而透彻地剖析了一场本可避免的冲突背后的种种博弈,直指政治活动家们真正的利益所在。 此外,作者重申三十年战争并非宗教战争,而是一场“建构国家之战”。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战争经历,并且追问文明是如何渡尽劫波,在一片荒芜中幸存下来的。本书也高度赞扬了当时成功概率很高的和平倡议,它们对解决当今的种种冲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约翰内斯·布克哈特(JohannesBurkhardt),出生于1943年,曾在图宾根大学攻读历史学、哲学和日耳曼语言文学。先后在斯图加特、罗马、艾希施泰特、比勒菲尔德和波鸿从事研究工作,1991—2008年担任奥格斯堡大学近代早期史教授。现就职于欧洲文化史研究所。
目录
导读
中译本序言
前言
开篇 战争灾难的三种衡量角度和一个质问
恐怖的地理分布 ——人口锐减对角线和灾难地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三十年战争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现在欧洲的版图,本书不按时间顺序,就是总结三十年战争的各个方面,看之前最好现看看断代史,要不然他写的人物和事件都不知道是啥。
翻译的确很出色
不断的缔交条约 就是信义下滑的反应 彼此不信任不认同不容忍 跟我不一样 就是坏的 就是威胁 战争背后是建构思维模式的冲突 不同就是对抗与暴力 不一样就斗争 暴力 饥饿 瘟疫 历史总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 人性中没有办法回避的东西 不维持在高位就会下跌 好的情况太少 悲惨太多 珍惜感恩吧
捷克人的作死也是有传统啊
三十年战争。汗青堂的预告两年了,希望好望角能快一些。
如果连导读都跟你说没有欧洲近代早期史沉淀看不懂这本书的话你不要不听
全书的核心观点写在了导言里,三十年战争不是一场宗教战争,而是一场“建构国家之战”。正文部分明显先论后史,不知是翻译问题,也可能是因为我对这段历史不太熟悉,本想借此书了解一下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背景,但弃读了。
以对和平的追问为线索细数欧洲三十年战争中每次的和平尝试和在无限接近和平的时刻希望如何破碎。对我这种不了解欧洲近现代历史的读者来说阅读门槛比较高,但依然有很多可以理解的洞见。比如,作为终结战争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奠定了今日世界和平秩序的基础和共识,确立了主权国家平等并立的政治秩序。战争不是敌对国家之间竞争的结果,而是国家发展不足的结果。(看今日的俄乌局势,该论断相当有启发性)
翻译水平太差, 等级在里面到底是什么鬼 ?不建议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