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何谓教育(上)的封面

何谓教育(上)

[日] 斋藤茂男

出版时间

2022-07-31

ISBN

9787213105913

评分

★★★★★
书籍介绍

★ “为了孩子好”是绑架,也是暴力

★ “教育焦虑”源于所有人都追求单一的生存价值

——————

◎ 时代构筑繁荣之梦,学校却沦为教育工厂

◎ 畸形的升学体制下,考分被奉为幸福信仰

◎ 学生变得厌学、暴力、随波逐流;教师只顾自保、晋升、一味顺从;学校正演变为填鸭式的管理收容所……分数是通往成功的敲门砖吗?日本的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 斋藤茂男“日本世相”系列教育篇上卷,直击泡沫经济时代日本教育现状的黑暗面。

——————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终于告别了在生存线上挣扎的饥荒状况,进入了物质丰饶的时代。可以说,战后教育体制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日本振兴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然而,这种幸福神话的背后却暗影丛生。

在“能力主义”和指标化管理的指导下,学校的教育机能逐步丧失,沦为以分数取人的学历发行所。拒绝上学的孩子年年激增,校园暴力、霸凌事件层出不穷,学生身心异常现象频发。心怀理想的教师也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迷失方向,甚至自寻短见。

在家庭中,亲子间更是无法沟通理解。身为“企业战士”的父亲,缺席孩子的日常生活;热衷育儿的“鸡娃妈妈”,却培养出厌学儿童或恋母的幼儿。与此同时,课外辅导班正往欲望产业的方向一路狂飙。

当升学考场转变为应试战场,学生的思考能力却越发薄弱。在学校和家庭内外,所有人都像是按照电脑程序的安排,过着随波逐流的空洞生活。

“内卷”而残酷的学业竞赛,闭塞而逼仄的社会环境,重新恢复的战前国家主义教育,映射出日本经济繁荣下令人窒息的教育现状。

斋藤茂男(1928—1999),日本著名记者。东京出生,毕业于庆应大学经济学部。1952年进入共同通信社,历任社会部记者、次长、编委,1988年退休。1958年获第一届日本记者会议奖。1974年因系列报道《啊,繁荣》再次获奖。1983年,因长年的新闻报道活动和作为新闻记者的高声望,获得日本记者俱乐部奖。1984年《日本的幸福》系列获日本新闻协会奖。1993年岩波书店出版其12卷著作集。

斋藤1958年因“菅生事件”的报道一举成名。他终身关心弱势群体,敢于暴露社会黑暗面。斋藤认为,“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的现实,光用所谓冷静客观的观察是无法准确捕捉的。记者必须越境进入弱者的状况中,只有彻底站在弱者的立场和视角上来观察世界,我们才能接近情况的本质。必须自觉‘中立、公正、客观’等常识的虚构性”。

有人曾用“生涯一记者”来形容斋藤茂男,认为他是全日本最符合新...

(展开全部)

目录
◆ 关于《日本世相》
◆ 前言
◆ 视点 “我们”的事情
◆ I 黑暗地层
(1)某个家庭自杀案件的轨迹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小六到初三是自杀高峰期,书里的案例都是70年代的
教育内卷化,孩子们从出生那一刻就进入到一种军备竞赛的状态中,被家长领着赶赴一个又一个补习班、特长班,大家好像只会在这样的路径当中横冲直撞,谋得未来的一席优等之地。我是为自己来阅读这种书籍的,希望通过自身的坚定带领孩子走一条不一样的、真正的路。我们不用那些空洞的修饰装点自己,我们有自己的审美。我们只想真诚、勇敢地活着。
让人非常深刻
教育的未来竟是由学生和老师用生命和前途换来的。。秋野老师最后留给学生们的话: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够培养自己独有的未知的能力。接受光照和水分,慢慢变强。希望你们都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哪怕在灿烂绽放的时候,花粉中还有毒素。
斋藤以他一贯的人文主义立场,批判日本资本主义,反思现代性,这次将目光聚焦到教育领域(但按时间来看这本其实是《日本世相》已翻译几本中最早期的)。书里所痛斥的教育弊端,既是历史中长存的,也是时代和社会造就的。作为教师家庭的孩子,看到日本教育界的种种乱象与自己小时候的观察是如此相似,比如教师们的胆小、服从……感触颇深。
案例部分几度因为共情无法继续阅读,提醒自己要结合日本国情阅读,不要把它当作完全的镜像。
何谓教育,现阶段大环境的理解是什么强迫式的好东西都往这一个笼子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