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上海之声的封面

上海之声

[以色列] 伊爱莲(Irene Eber) 编译

出版时间

2022-07-01

ISBN

9787213106231

评分

★★★★★
书籍介绍
当希特勒上台,德国军队开始席卷欧洲时,近2万名中欧犹太难民逃到了上海。本书收集了犹太难民在登陆中国后数年内创作的信件、日记、诗歌和短篇故事,再现了他们艰难跨越语言文化、信仰体系和民族传统的障碍而努力谋生的心路历程,并揭示了上海犹太社团内部因经济地位、信仰水平和阶级出身的差异而面临的严峻挑战。 本书文字取自档案馆、私人收藏和早已停刊的报刊,不仅是对纳粹大屠杀和流亡文学的充实与丰富,而且为一窥来沪犹太难民的心路历程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原始文献。编者作为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不仅为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作者补充小传,还结合时代背景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书中文字风格多样,或写实,或讽刺,或幽默,或抒情,或移情,或激励人心,读来真切,令人深思。 伊爱莲(Irene Eber,1929—2019),纳粹大屠杀幸存者,曾担任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东亚研究讲席教授。研究领域集中在犹太人与犹太文化在中国,成就斐然,另著有回忆录《抉择:波兰,1939—1945》(中译本2013年出版)。 译者简介: 宋立宏,南京大学犹太和以色列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犹太文明以及中国与犹太世界关系的研究,已撰写并出版多部专著、编著和译著。 丁琪,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犹太研究。 张鋆良,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生,主要从事犹太和以色列研究。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出版译著《犹太人三千年简史》等。
目录
犹太难民的小巷与星空
导言
国际化的上海
上海华界
上海,中日战争及其后果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哪怕寄人篱下,仍有的优越感让我反感。一本在上海暂住的犹太作家单一作品的合集。
久违的,阅读自购纸质书的快乐
被书中收录的诗歌深深打动,比如这首:“无论在欧洲还是在此处/这话都适用:人是习惯性的动物/巴比伦式各种语言的喧嚣/随着黄包车和人群而不断流动/充斥在美元、里拉和英镑的兑换中/可惜还有不健康的天花/以及摩天大楼、苦力、上尉、南京路和鲨鱼牙齿状的标线/老上海人不会被这一切吓住/人必须活下去,将责任肩负。”
资料集,要想研究好犹太人在中国的历史,不会多国语言是不行的啊,可惜学起来都不咋简单😂
一幅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的完整画卷。爱与恨、喜与悲、思念与期盼......在此生动浮现。逝去的人和远去的上海记忆,在这本书的作者、纳粹大屠杀幸存者、以色列学者伊爱莲的努力拼图下,渐渐清晰。
1、二战上海犹太难民记录生活经历的文字:客居于战火纷飞的陌生国度,救济会,隔离区,艰苦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报纸、戏剧、诗歌),中犹差异与交流 2、原始记忆:“过于频繁地唤醒一份记忆,并像故事似地讲述它,这份记忆就会渐渐变成一种结晶般的、完美的、添枝加叶的、在经验中千锤百炼的老生常谈。这份虚假的记忆,中交取代原始记忆,并自发地不断增长” 3、“要留意住在小巷里的人,也要仰望星空”
那位磨洋工的泥瓦匠 笑死我了
收录集,总体来说还是有点东西的,苦难的不同
资料意义很强,但是无法对这些难民产生同情。这哪是寄人篱下,对于避难的生活还挑三拣四,对正在受到侵略的中国劳苦大众没有同情。甘愿接受日本的管理等等说明他们从文化思想上就不认同,仅仅是走过过场时机到了拍拍屁股走人的心情。只有反感无法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