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东京前传:德川幕府与江户城的封面

东京前传:德川幕府与江户城

[英] 泰门·斯科里奇

出版时间

2022-08-01

ISBN

9787213106460

评分

★★★★★
书籍介绍
2022年“福冈亚洲文化奖”获奖者重磅作品;第27届“山片蟠桃奖”获奖作品; 探寻日本文化命脉,揭秘东京前世今生。 江户并不是瞬间消失,而是渐渐远去的,被历史学家称为“一座只有故事的城市”。确实,它只有记忆,很少有实物。作者的叙述将故事之间的空间填充起来,挖掘塑造城市并支配其空间逻辑的力量。 今天的江户已不见踪影,今天矗立着的东京也远离明治时期的魅影,拥有深厚的、多层次的过去,无疑也拥有多层次的未来。 一部好看、好读的江户城市史,一次赏心悦目的东京纸上行旅。本书主要讲述了德川幕府时期的东京历史。虽然本书名为《东京前传》,却是将景物描绘与史实相结合,以景色、建筑的变迁解析日本历史的变迁,辅以百余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不仅可以作为研究、学习东京前史的教科书,也可以作为去东京旅行的手册使用,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2022年“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获奖者泰门·斯科里奇重磅作品,从艺术、考古、建筑等多方面,抽丝剥茧揭秘东京这座魅力之市的历史基因。本书作者泰门·斯科里奇1961年出生于英国伯明翰,1985年从牛津大学(东方研究专业)毕业后,在哈佛大学获得艺术史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至2021,他继续在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SOAS)从事研究,2021,他开始担任设于京都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简称日文研)的教授。2018年,他成为英国学术院(British Academy)院士。泰门·斯科里奇教授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日本学家,知识渊博,尤以研究江户时代的艺术史见长,不断以视觉信息(视觉史料)的形式揭示历史。艺术不仅是他的研究对象,也是他的研究工具。 [英]泰门·斯科里奇(Timon Screech) 泰门·斯科里奇是设于京都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简称“日文研”)的教授,也是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他著述甚丰,主要有《性与浮世:1700年至1820年日本的情色图像》(Reaktion出版社,2009年)和《获取图像:江户时代日本的艺术、制作和展示》(Reaktion出版社,2012年)等。 泰门·斯科里奇是一位拥有渊博知识的日本学家,不断以视觉信息(视觉史料)的形式揭示历史。他是一位学者,艺术不仅是他的研究对象,也是他的研究工具。他是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当之无愧的获奖者。——福冈亚洲文化奖 泰门·斯科里奇先生在江户时代文化史和艺术史研究的第一线积极开展研究和写作活动,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日本文化。——第27届“山片蟠桃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理想之城
第二章 幕府中心
第三章 圣地江户
第四章 研读江户城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逻辑太散了,基本是想到哪说到哪,有零星的点比如日本桥啥的还比较有意思,整体一般般。btw,歌枕那种“世世代代吟咏此地的文集垒成厚厚的垫子”的概念,让人联想到伊藤润二那个连接所有祖宗头盖骨的画面
从渊源 寺庙 画作 诗歌多个方面来解读江户城的历史,还有隐藏剧情吉原
书一般,图不错
读完后才知道,其实今天很多日本的象征物,都源自江户。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想要了解今日日本,了解一点江户的发展史就很有必要。有人说,江户是活在故事里的城市,其实它的遗风已经深驻在今日的日本文化中。
装帧很精美、内容可读性很强也不复杂、填补了我这方面知识的空白、可以看。
让我产生兴趣的初始是我才知道原来江户就是现在的东京。因为江户历史已久,大多是通过对文字、绘画作品的解读去了解江户,还蛮有意思,当然稍微跳了一点点让我缺乏想象力空间的描述。
想多了解生活的这座城市,就去找了一些书来读。从江户城布局切入,介绍了日本桥(为了恒久的纪念),到江户成为圣地的过程(宗教),到将军住所(政权),到以文学、诗歌粉饰江户的过程,最后以吉原的醉生梦死结尾。后记中一句“江户不是突然离去的,而是渐渐消失的”还挺让人惆怅。很喜欢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仿佛看到时间的重叠。
江户的文化史,政治型塑的城市,或许正是由于幕府的僭越性与权力架构的重叙,使得江户的“文化挪用”也成了一种特色。本书最值得称道的是大量的精美彩印插图,也可以看出权力是如何制造出审美认同的。
今年读了两本城市史,一本关于明清的扬州,一本东京前身即江户,都出自外国学者之手。相较之下这本好读得多,是少有的从引言部分就吸引到我的。学术性稍显弱些,倒是颇有几分浪漫的风情,这种气质本身就很“日本”,猜测作者本人大概已对江户时期文化和艺术涵养多时。内容算不上很饱满,作者在文化、风土上着墨较多,这是本书的特色。有一条不太明显的时间线贯穿全书,从江户如何“被选择”谈起,到其逐渐发展成型,以及寻求积累历史厚度以在政治、文化认同上和京都分庭抗礼,最后以“红灯区”吉原作结。我大中华对日本的影响之深也让我意外,比如中古时京都称“洛阳”,赴京都称“上洛”;德川政权之前,日本当局很少发行货币,通常使用中国的钱币。最后提一嘴,翻译应该也给本书增色不少,流畅贴合,读来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