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寻求正义的封面

寻求正义

[美]王冠华

出版时间

2018-04-30

ISBN

9787214047786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了解不同文明间的互动与碰撞显得尤为重要。《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史料,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与世界相互关系的窗口,让我们在重新认识中国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
作者简介
王冠华,拥有山东大学的学士学位,南京大学的硕士学位和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他目前在康涅狄格大学历史系担任副教授职位,并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兼职教授身份,同时作为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中文作品包括合译书籍《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以及在《历史研究》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爱国运动中的“合理”私利:1905年抵货运动夭折的原因》等。
推荐理由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20世纪以来世界对中国的研究发展,以及中国文明在面临高度发展文明冲击时,如何透过外国视角获得自知之明。书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复杂动机分析,还涉及了社会运动理论、民族主义情绪、商业活动与政治改革等多方面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中国近代史的视角。
适合哪些人读
对近代中国历史、国际关系、文化研究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互动关系的学者
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领域感兴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以及所有渴望拓宽视野、增长知识的社会人士。
书籍脑图
目录
译者的话
导言
第一章 中国移民与美国排华
第二章 晚清政治话语中的移民
第三章 抵制运动前的大众行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不同的利益诉求,国内的,海外华人的;商人的,知识分子、学生的;商人内部美国的、其他国家或国内的
现在正毛衣展,这本书就很应景。前言其实就涵盖了本书。章节的展开是很好的学习范本,可是不是我感兴趣的内容,而且结构上感觉“排华”部分论述的稍多了些。匆匆翻完。。。
是部历史社会学著作,1905-1906年的主要是南方地区的抵制美货运动的问题导向是案例表现形式、过程和影响的比较,对比对象是相对于几年前的华北义和团运动和几年后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此次事件的“和平性”是其突出特征,也是作者在反复强调和暗示的,很多细节也在这个特点之下进行论证。但是作为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著作,运用社会学当中相关的社会运动理论和范式还是相当少的,并且总体在强调此次运动的起源和过程,而对于运动的结束和一些影响着墨不多,尤其侧重其政府的威权主义行为和商人的分化、妥协,在影响上只是说明海外华人势力的“崛起”,为几年后的革命浪潮的兴起起到促进作用,辛亥革命并非偶然。从这个角度看,还是相当有遗憾的。
一般般。还有本黄贤强写的,一并读掉。“在仍然受家庭、家族和地方观念束缚着的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为什么能够发生1905年抵制美货那样同仇敌忾的爱国运动?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很难回答。本书作者超越主要从民族觉醒角度进行的传统解说,一方面到社会结构性变革过程——市场联系的扩展、信息传播的近代化以及各种市 民团体的出现——之中去探讨运动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注意考察参加运动的不同群体的不同利益,尤其是海外华人和上海商人的合理私利,从而对运动的起源、策略、斗争方式和结局做出了更为令人信服的解说。”
从历史知未来~参看百年前中西间的冲突和碰撞,我们无不是在民族主义思潮下以经济施以自卫。当然每每群起激愤,但又失之流离。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但效果几何?其实超脱于抵制美货之外,本书中关于海外华人与内地国人之间的遥相呼应而起的民族觉醒更值得研究探讨~
3.5 导言强调抵制美货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城市民众运动,而且针对海外移民,把胃口吊得很高。不过实际读起来有些平常,中规中矩。
在书中,作者将抵制美货运动放到更广阔的研究视域下,指出该运动的发生绝非民族主义以蔽之,而是与当时新型社会网络的出现,报刊传媒、文学艺术与社团发展及中外商贸往来有关。抵货运动超出了传统民众运动的范畴,是一种标准化的民众运动,它唤起了中国民众对美国华人悲惨境遇的同情,在以拒俄运动为主体的抗议圈中展开,从而有更大的影响力。在运动中,商人是两面性的,他们为运动提供了产生与终止的可能;社会团体和知识分子则出于抗议政府之软弱,利用进化论和朴素的儒家道德观,建构民族国家里的公民观,唤醒民众推动政府实行社会变革,并寻求国际秩序下的正义。因此运动之意义不在于抵货本身,而是为革命派反清斗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社会运动形塑公民身份等方面带来了深远影响。
城市小知识分子,中小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确很少关注小知识分子
翻译很差,但内容非常有趣,当时看完好几天都想如果拍成电影会怎样,甚至把开头镜头和对白对想好了哈哈
【No.017】关于1905~1906年国内抵制美货始末的论述,简言之起于民族主义的觉醒,终于对利益的妥协。全书内容有些泛泛,缺乏对细节逻辑性的梳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