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回到列宁的封面

回到列宁

张一兵

出版时间

2008-09-01

ISBN

9787214048707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作者《回到马克思》之后另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研究专著,也是国内第二版中文《列宁全集》问世后,第一部专题性研究列宁哲学思想的论著。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关于阅读批注、笔记性亚(似)文本研究的新的解读方式,即思想构境的理论。面对核心解读文本——列宁“哲学笔记”中最重要的“伯尔尼笔记”,作者彻底摆脱了传统原著研究中那种用教科书体系肢解式地反注经典文献的方式,力求从列宁学习和研究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思路入手,依据文本重新建构列宁在自己的“思想实验室”中不断变动的逻辑情境进程,特别是列宁在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读书过程中发生的多次重大思想转变。 该书资料翔实,语言生动,方法独特,立意深刻,堪称国内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原创性探索之作。 张一兵(原名张异宾),男,1956年3月生于南京,祖籍山东茌平。1981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哲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哲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哲学学会会长,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
目录
出版说明
作者的话
导 言
一、 列宁哲学思想的非同质性
二、 列宁的“哲学笔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构境法:后文本世界里私人解读合法性下的新「知人论世」。文本入手心理分析和思想考古学,玄妙,我有同感却也不足为外人道。另外,原文本并未提供广泛的织物存在,回到列宁徒有其名。
麻了,麻麻赖赖
大概在讲列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形成过程,不是很能把握。这样的书还是晦涩了。在哲学门外,我们多么无知啊。
列宁唯物辩证法的行程过程。
张一兵老师提出的后文本学方法确有启发,然而就鄙人阅读过程而言,本书的实质思路似与后文本学的方法之间存在张力。不过,研究对象自身的深度限制了研究文献的深度,故而也需感叹张一兵老师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此书相较于前作《回到马克思》而言是不够锐利的,或许是对列宁的争议远不如对马克思的争议来得引人瞩目和理论素材丰富。但下半部分对伯尔尼笔记的分析坚持了对文本的忠实和坚实有力的分析,展现出明确而具有说服力的立场,澄清了一些绝对化的错误认识。阅读过程也是比较愉悦的,呈现出的列宁主义哲学思想的图景是很开拓视野的。
怪话太多
前半部略显平淡,后半部分非常精彩,代表了国内哲学笔记研究的最高水平。 ps对所谓构境论还是接受无能啊,在后现代的道路上走的太远了,反而成为文本研究过程中的方法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