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禅宗通史的封面

中国禅宗通史

杜继文,魏道儒

出版时间

2019-04-01

ISBN

9787214049285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迄今为止中国学者撰写的唯一一部禅宗通史著作,全面叙述从印度禅学到清末禅宗的流变历史,时间跨度两千多年。本书以系统阐述众多禅思潮、派系、典籍和人物为主,深入分析禅学与戒律学、般若学、唯识学、华严学、天台学、净土、密教的多方面交流和整合,记述了禅学与道教、儒教为主体的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的冲突、融合和互动过程。本书还注重揭示制约禅宗兴衰的政治、经济、民族和文化等因素,考察禅宗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和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同时,本书在探讨诸多重要历史和理论问题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新观点。 杜继文,1930年生。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科学与无神论》杂志主编。曾任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佛教与无神论的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主要著作有《佛教史》(主编)、《中国禅宗通史》(合著)、《中国佛教史》(合著)、《气功与特异功能解析》(独著)等,是任继愈主编的《宗教大辞典》、《佛教大辞典》的副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魏道儒,1955年生。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毕业。现为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博士
目录
出版说明
作者的话
导言
第一章 禅宗前史——禅学和禅僧团
第一节 禅的性质和作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挺全的。至少告诉了我们禅宗内的复杂性。不会搞不懂“为什么禅又要打坐苦修又要放荡亵祖啊”
就作者的学术背景来讲,能写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对义理的理解虽逻辑性稍欠,但总体无大问题。能依托原始资料是其优势,但不懂外文也是阻碍其前行的一大因素。
只读了一点点,兴趣缺缺,放弃了。宗教,看冯友兰哲学就够了,暂不必要读那么多。
这本书应该说是禅 宗史中比较有特色的一本。基本贯彻了作者的研究意图,对禅宗社会动力的分析尤其精彩,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研究禅宗的最好的一本书。而且书中有许多创造性的观点,虽未及展开,但非常有启发性。如关于对北宗指事问义考察,与马克瑞的一篇文章不谋而合。 新版的和旧版的虽然框架大体没变,但里面的变化还是很多的。比如说用词,再比如说资料,增加了一些资料。
当工具书用
荷泽禅与唐、蕃佛教关系 这一小节比较有用。在荷泽系中,与禅宗在河西和西藏传播有关的事件,特别值得探讨。约在宝应二年(763),河西佛教重镇沙州(甘肃敦煌)陷落,有禅师名摩诃衍(即大乘和尚)者,奉赞普命开示禅门,后被发遣至逻娑(拉萨),教令说禅。当时“皇后没卢氏”、赞普的姨母及诸大臣夫人等三十余人,依其出家。从申年开始,诏令摩诃衍与婆罗门僧辩论禅宗是非问题,延续到戌年正月十五日,赞普肯定摩诃衍所开禅义,究畅经文,允许道俗依法修习。关于这个事件的前后因果,有“前河西观察判官朝散大夫殿中侍御史”王锡所撰《顿悟大乘正理决》(简称《正理决》)及其《叙》,记载颇详。《正理决》为王锡受摩诃衍之请所记,《叙》出自他个人的经历,比较可信。
不管是什么文化背景,历史最终都会还原为人的历史
卿希泰的《简明中国道教史》是过分强调政权对道教的单方面影响,这本《中国禅宗通史》是把禅宗各个谱系的传承写得太详细了。书的叙述模式则是以“流民——禅”为线索,然后带着禅与净土、什么是佛性、怎样修禅等问题贯穿于整个禅宗历史,也应该是禅宗自身没有太大的发展,以至于我觉得看完第四章就觉得后面都无需再看,这可能与禅宗的理论早熟有关。
作一个基本了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