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的封面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美] 杜赞奇

出版时间

2020-07-01

ISBN

9787214057136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着重研究20世纪初期的中国,探讨了民族国家、民族主义与线性进化史之间的密切关系。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共两章,论述民族作为启蒙历史主体的理论问题;第二部分包括五个倚重文本的个案研究,是杜赞奇撰写复线历史的一系列尝试的成果,目的是要在民族进化历史的范畴和框架笼罩的阴影下闪烁出一星亮光。本书视野宏阔而不失精深,既能以全球眼光审视近现代中国历史,又能从关键之点切入,洞察细微,把握要害,融世界与中国、历史与现实、思想文化与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筹诸多因素于一体,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学术界“语言学转向”和美国汉学界“在中国发现历史”思潮出现以来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之一。 杜赞奇(Prasenjit Duara)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师从孔飞力,现为美国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其代表作《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先后荣获1989年度的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以及1990年度的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
目录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中译本序
出版说明
译者的话
导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民族主义的研究强调民族国家是如何通过各种表述策略,将各个族群纳入到政治体中,但很少关注各族群是怎样挑战或拒绝这些表述。而后现代主义一味强调印刷等促进了对于共同命运的想象及同步性,而忽视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复杂关系。总不能面对着明清易代时的大量族群记忆和殉节的士人说这是想象的,或是比附的。至于现在流行的“市民理论”,我们须知,无论我们如何去强调晚清的所谓市民,我们也必须记得康梁等变法的目的,恰恰是为了塑造现代政体下的市民,也就是说我们在近代社会里研究的市民,正是那一代人追求的目标。
我只读懂了大约一半,但读懂的部分都觉得特别能击中我。不完全是反思线性史观这么简单的问题,更是不同知识间的角逐如何塑造了我们的历史观感。尤其陈炯明的事情,见证了曾经被章太炎等人推崇的“封建”“联省自治”等概念的衰落。毛事实上在湖南很受这个影响。最后将甘地和毛进行比较,更是神来之笔。如果两个人如此类似,他们在日后激发的政治能量何以不同?第一次读杜赞奇,充满了惊叹,以后还要重读。
M
退族護史 史觀好有趣噢.
有点不靠谱,
只看了导言、第一编、中国与印度现代化批评,但我的阅读速度可“媲美”读英文。方法与新历史主义近似,呈现资本主义扩张、现代化、线性的进步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时空体的叙述之下,被压抑的被遮蔽的历史。强调历史作为叙事结构如何建构历史主体-民族,对启蒙理性、黑格尔的自我意识论述补充了我对后殖民、解构的理解,梳理了社群-种族、国家-民族、现代性的未来-历史的叙事结构,此种叙事必然导向历史的终结。阐释复线历史中反抗的一支时,聚焦精英知识分子与制度设计的关系。甘地对现代性的极端抵抗在现代社会能够产生如此影响是因为在印度(如在其他非欧洲地区),有宗教作为地方价值信仰提供批判的空间,但没有意识他对现代性的完全的批判仅将之客体化了,所诉诸的超越性乌托邦又回到了总体化,而取消了历史本身。而作者要做的是拯救历史
是活人翻译吗?我受不了了,译者真的懂汉语吗???看原文比看中文快太多了
难读,但深刻。 对后现代的写史方法有所启发。
翻译太拗口,实在没能力读
看前面几章想给该书四星,如果不是俺正在写论文,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久没读专业性著作导致阅读理解能力下降,然而就是翻译问题,句子带有严重的英文大从句的痕迹,这样的句子拿给我导看会被批逻辑不通吧=。=但是对复线历史的兴趣又让我硬着头皮读了下去,直到读了第五、六章,觉得想打五星。对复线的历史简而概括之,并不一定只是过去影响现在,现在也可以影响过去;历史发展的车轨并不是只有显而易见的那一条,也许还有别的车辙被掩埋在黄土之下。20世纪20年代在建立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话语下,具有地方自治功能的市民社会(封建)、联省自治统统被消灭,民间文化、宗教及其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被历史叙述结构抹消。作者挖掘这些历史之下消散的阴翳,实际上不得不考虑其后殖民主义学术背景的影响,即用多元文化的存在来反抗解构一元霸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