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千年末世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的封面

千年末世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

[美] 韩书瑞

出版时间

2019-05-01

ISBN

9787214068361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1813年的八卦教起义是由信奉千年末世思想的白莲教不断发动的起义中的一次。《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千年末世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详细探讨了白莲教的信仰、其内部组织和教派活动。作者描绘了这些通常只是关注日常宗教事务的孤立小教派是如何转变为一场宣称千年王国到来的反叛运动的,以及他们如何竭力挑战现存的政府,宣布一个“无穷富贵”时代的降临,而最终归于失败。 韩书瑞之所以能对这次起义一幕幕地再现,靠的是她利用了四百多被俘反叛者的供词。这些材料以难得的详尽揭示了具体人的个性、宗教信仰以及清朝时期的日常生活。此外,靠这些材料才能首次从参加者的视角描绘出一次中国的反叛。作者使用了新的材料以及精湛的叙事技巧给了我们一个社会史的优秀成果,还第一次全面研究了尚有影响的中国传统的千年末世思想。 在这第一本以明清时期欲文化为研究重点的学术书中,作者认为只有全面探索那个时期有关欲望的种种新观念的情况下,才能就明清小说作为一个特殊叙事文体作出深入地探讨。《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千年末世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将这一重要文体的成熟和发展与那一时期有关欲望日益复杂的话语紧密联系在一起加以研究。书的前三章是有关欲望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背景性历史和理论的勾略。后七章则是一系列明清小说具体作品的细读,试图描绘出“欲”到“情”这一在明清小说中极其复杂的发展轨迹。 韩书瑞(Susan Naquin)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主任、历史系教授。在清史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她的著作《山东叛乱:1774年的王伦起义》、《北京:庙宇与城市生活》、《千禧年之乱:1813年八卦教起义》等在学术界均有着广泛的影响。
目录
出版说明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译者的话
致谢
导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材料很丰富。勘误与商榷:译者的话P5,是否也有不足。——?P6,无生老母派的“弥勒佛”——据下页确实是佛教中的弥勒,此处当译为“弥勒”,“弥勒”是“未来佛”。P158,一尺布约100文钱,戴在头上白布一尺,所以开销不小——一尺布通常指一卷布上扯一尺,即面积为布轴长度*一尺,所以一尺可以做很多条“戴在头上的白布”。P192,这76个叛乱者手中只有刀,却能杀死杀伤一百多个宫廷守卫——据上文,一个城门只有16个卫兵,所以“一百多个宫廷守卫”数量是可疑的,怀疑包括太监等等。
许多年前翻简明清史相关,对于嘉庆年间林清攻打紫禁城一节就有疑惑,当时冠名天理教起义,但何谓天理,因何起义,来龙去脉等,官、野正反两面都有些语焉不详,与之后官方一味拔高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都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区区一二百人之众,如何做到迅速兵临宫禁之内?本书比较详实地解答了我早年的这一疑问,对白莲教的缘起和组织、八卦教的形成与继起、林清起义的始末都在大量资料基础上做了研究和分析,也略微对比了其与其他民间教派及帮会组织的异同。作者韩书瑞师承史景迁,因此写史风格上颇有师风,只是资料详尽有余,文字生动不足,若非我本身带着疑问来读,很难被其吸引并耐下性子读完全书以及和正文篇幅相当的注释。在我看来,八卦教之起生逢末世,组织紧密但不严密,更没有保密;清廷有腐朽之气,并无衰败之迹,因此林清之乱怎么看都更闹剧
韩书瑞用清宫档案里的供词来勾勒八卦教,可问题是这些供词本身就是要证明它“有罪”啊。可能作者自己也意识到引用时基本都是截一段来糊墙的不妥,偶尔又一句话否定它们的可靠性。相较之下,同类型题材的书里更爱看梁景之的《清代民间宗教与乡土社会》。【P12注释”李洪“应该是”李弘“;P96中“盘”的义理只需翻翻《九莲经》就可以知道即为“界”;P199谈到满清贵族与八卦教起义的关系,实际上有材料可以证明某些贵族参与其中】
作者爬梳史料的能力强大,在众多清朝档案里梳理出1813年起义的全貌,叙事翔实而不繁冗 在清朝档案的记录下,这场起义只是由于宗教因素引发的,在华北地区白莲教“末世”的宣传下,民众的忧虑引发的叛乱。以直取皇宫和直隶山东响应作为夺权手段。作为太子,未来的道光皇帝在皇宫平叛时展现的英勇令人惊叹 作者对叛乱组织的形成有详细分析。在宗教信仰下,人们以先后入教和对教义的解释为身份地位的依据,构建了一个冲击传统儒家知识体系话语权的体系。叛乱不仅是尝试一种政权更替,也是秘密社会对传统社会的冲击 起义并不是单纯的“官逼民反”,空头支票也能愚弄群氓 但是引起质疑的是,这些史料只是清朝档案的记录,不可避免带着清政府的视角,没有看出作者怎么筛选出中立内容的。而且最后把所谓的闹剧与不同教派“千禧年”起义联系,有夸张嫌疑
对八卦教和起义的细节描述细致到让人服气,但是问题在于这些叛乱的人的供词作为材料是否可信(我最近想问题好像都有怀疑材料的毛病)。
讲林清起义。印象有四:第一,对此类所谓「秘密社会」的研究,材料常源于官府生成的案犯供词,其可信度值得怀疑;第二,李文成自称乃李自成之裔,建国号大明;第三,大概「末世之劫」是个悠久的传统,迟至乾隆末嘉庆初才与「反清复明」之间有了一些模糊的联系;第四,行文或是翻译还不够熨帖。
对这次起义的方方面面都研究得巨细靡遗。
白莲教起义也就那回事,一个或几个小人物依靠能说会道和本地原有的宗教势力,得到小部分人的支持成为首领,利用治病拳术等手段发展壮大,成为势力。拿“末世”之说作为重要纲领,总得干点什么,起义就是条不可避免的道路,尽管起事前紧锣密鼓,初期开展顺利,可能打下几个县城, 但当政府派军队而来时就立刻溃不成军。没有明确的教义和行动准则,没有出众的首脑,靠信徒支撑运动,以强迫和劫掠作为扩张资本,这些起义只能是一夜的狂欢,狂欢过后他们只能面对恐惧与死亡,不过老实本分了一辈子,疯狂一次又怎样,即使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可以骄傲的说:“当初我们几十个人就打进了紫禁城!” 预订要打东华门的起义者有三四十人就没出发,还有三十多人未到东华门,至少六十人到了城东,冲向东华门时守卫毫不费力就关上了门,只有五个人冲了进去。
整一整这话题都可以写部《群魔》了,就缺个老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