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美学通史(第2卷·汉代卷)的封面

中国美学通史(第2卷·汉代卷)

叶朗,朱良志

出版时间

2014-01-01

ISBN

9787214102942

评分

★★★★★
书籍介绍
《中国美学通史》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美学思想的发展史,它不同于审美文化史、审美风尚史等著作。本书重视研究各个时期的重要美学概念、范畴和命题,勾勒了一个理论形态的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注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把握中国美学的内在逻辑线索,不是孤立地介绍单个的美学家和单本的美学著作。《中国美学通史》既注意在哲学、宗教等相关著作中发现有价值的思想,又注意发掘艺术理论、艺术批评中所蕴涵的美学思想,还注意到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美学理论与现实人生相互联结的各种材料,更深一层地显示美学理论的时代特色。 叶朗,1938年10月生,浙江衢州人。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60年毕业任教。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主要著作《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美在意象》、《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等,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节 秦汉美学分期的说明
第二节 秦汉美学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秦汉时期的关联思维模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不知道是我功底不行还是作者太能牵连。这一本中间很多部分讨论的是文学与哲学思想。诚然美学与这些关系也很紧密,但我觉得可以简要概括,大段引用加上许多附会我实在理解不了。看完后我就觉得可能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是关于汉代美学发展。如果按作者这么写,许多人物的作品都有美学思想啦。最关键的是汉代难道对于音乐舞蹈服装等发展就跟美学没有关系吗?为什么提的那么少
秦漢這卷不好看。大一統的王朝下美學反而發展得遲緩起來,天人感應什麼的玄了吧唧,漢大賦也是形式文采華麗的勝利。反正裝逼兮兮的。最後一節說的是啊呸多加半星→_→
一知半解,仅仅算浏览不算阅读,等待二刷
这套书比较参差,这本不怎么样。我的关注点在秦汉美学的分期上,蛮有趣。
说真话怕被打
看看目录框架是可以的
比第一卷差太多
从古籍经典中提取中国汉代的审美意趣。揭示了审美与政治的不可分割。看得出后人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月令模式,关联性思维,离镂错金之美,贵生思想,《周易》传达的宇宙观,序秩理数等等)。收获还是很大的。整理了高中背的文学常识,发现了经典的魅力。 虽然说,读原著远比后人解释的书更重要,可是原著的晦涩难懂常常使人望而却步,如此梳理一番,倒能对经典有所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