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两访中国茶乡的封面

两访中国茶乡

[英]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

出版时间

2016-03-31

ISBN

9787214170187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书籍介绍

英国植物学家福琼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多次来到中国,采集包括茶树在内的植物资源。回国后写下本书,详细记录下1843年和1848年两次中国之行作了详细记录。书中对中国茶叶的茶树栽培和制茶方法详加阐述,也对中国园艺、植物特性与分布、饮茶文化多有着墨,但大部分描写的还是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他在中国的奇妙经历。对部分中国文化,福琼表达了他的怀疑与偏见,但更多的时候,特别是随着福琼对中国了解的深入,福琼在行文中表达的还是他对中国自然景观与中国文化的惊奇及赞赏之情。福琼是传教士之外最早进入中国内陆的外国人之一,他对中国文化的观察提供了一个有别于传教士的独特视角。

目录
两访中国茶乡(上篇)
第一章/
初见中国,第一印象——登陆香港——港湾概况——维多利亚城——中国城,赤柱与香港仔——香港岛概况——暴雨的威力——“欢乐谷”——中国人罢市以示抗议——山顶风光——气候——岛上的植物——少数几种土生动物——定居点的一些不健康因素——中国居民的特点——形形色色的外国人——香港作为贸易口岸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
离开香港前往厦门——南澳岛的鸦片集散地——南澳岛上自由自在的英国人——岛上的中国人以及他们的谋生手段——新任总兵的新政策——樱桃白兰地酒改变了他的看法——职责所在,送往北京的报告——厦门——厦门的商业——农民簇拥下的乡间旅行——没有发辫——山岭——鼓浪屿——战争的破坏作用——奇怪的岩石——岛上恶劣的卫生条件——植物和鸟类——访问地方长官——地方长官的住宅与庭院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中国历险记,有很多细节
福琼甚至可以算得上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之一,要不是他深入中国偷走茶籽交给东印度公司,让英国得以在印度种植生产红茶,中国可能还可以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贸易顺差。不过游记里还是以观光的内容为主,视角挺敏锐细腻的。赞美译者在植物学和历史学专有名词的考订上付出的努力。
写到茶的部分实在太少了
怎么看殖民者?
虽然是植物学考察,但沿途记录下不少1840年代中国的风土人情,十分珍贵。(绝大部份篇幅在浙江)
茶贼工作日记
这种国外作家的通病,高高在上,把你们当小丑看。
尽管被称为“茶叶大盗”,但不得不承认福琼是一位成就斐然的博物学者,这本出乎意料的有趣,不光是关于茶叶,更是对一鸦到太平天国之间中国东南风貌的详尽纪录,很值得一读。 本书的翻译水准也很高,做了大量详细考订。上升期的英帝国,心气确实不一般。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