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日本发现欧洲,1720-1830的封面

日本发现欧洲,1720-1830

(日) 唐纳德·金

出版时间

2017-12-31

ISBN

9787214210654

评分

★★★★★
目录
总序/001
序/001
插图说明/001
第1章生活在日本的荷兰人/00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聚焦明治维新前一百多年日本“兰学”的发展,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将日本完全隔离在世界之外,相反,在这个时代日本对欧洲有了长足的了解,甚至有了“经世之学”的一些特征,打破了“黑船事件”之后日本才开眼看世界的旧观念。
第六章有关江户中后期虾夷探索的内容颇为详尽,总之本书再次证明维新的成功并非侥幸,最起码日本知识界在黑船来航以前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西学储备。翻译尚算流畅,用白话转译和书原文是一大败笔。当然由于原著为英文写就,这种翻译方法也最为投机取巧、省时省力,因为不需要再辛苦地核对原典出处。
就了解日本近世后期以兰学为中心接触西方人、事物、知识来说,很有意思也实用,也像一个小型索引。如这个系列前言所讲,读面向西方读者的日本研究书籍确实可以跳脱出日本或者中国研究著作的视角。不过书是70年以前的了。在欧洲人名翻译上有几处错误。
译得不好。
本书提到了日本人在江户时代的一次“边疆危机”,开始是被俄国俘虏流放至远东从事开发的匈牙利贵族贝尼奥斯基逃跑至日本后给荷兰出岛商馆馆长写信中夸大的俄国入侵日本北部海域的计划,再到日本漂流人与俄国探险船与日本的联系,使得日本有了一种“边疆危机”意识。幕府派遣的间宫林藏的库页岛测绘,日本知识分子中对于俄国的新认识(如认为叶卡捷琳娜女皇是贤君,宫廷有举世无双的大钟,是一个贤君模式下的文明国家等等)。日本在处理北部边疆的问题中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竞争者。本多利明的著作中更是将殖民北方作为发展的要务,在危机意识的压力下与俄国竞争开发,争夺北方空间的所有权。
与其看到不足,不如看看这本书的启发和普及意义?写的很平实呢。
所据材料颇为丰富,写日-欧交流则广泛运用英、法、荷语文献,对贝尼奥斯基、光太夫事件以及最上、间宫北境探险的经历刻画得十分详细,这些部分非常有价值。写日本知识分子的反应亦资料充分,既广泛涉及大规玄泽、平贺源内、司马江汉、本多立明等兰学家的著作和记录,也充分利用了《德川禁令考》、《通航一览》等幕府官方记录,勾勒出18世纪中后期兰学家的学习、思考和特点。增补平田笃胤那章也是较早思考其与兰学关系的研究。书中还有几处给我提供了一些史料线索,甚妙。
可读性很强的日本研究书籍,比较清晰地勾勒出明治维新前欧风吹拂日本时,日本知识阶层的情状,以一些代表人物为引,非常有趣,不过也正是因为视角比较局限单一,无法反映整个近代日本的风貌。 当然,引发我思考的一点在于,日本始终在思想中存在一个“他者”,无论这个他者是中国还是欧洲,抑或是被崇敬还是被贬斥的对象,他者的存在对日本的独立发展至关重要,毕竟有他者才有“我”,这也是日本能够跳脱区域和思想束缚,走向明治维新的关键所在。
很老的一本书了,但是在中文市场还是新意颇多。与其说本书叫《日本发现欧洲》,不如叫《日本对欧洲的了解与发现西伯利亚》。各章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观点:一、日本的兰学者与国学者的共同点是否定中华知识体系。二、日本人的海外旅行虽然神奇,但对幕府没有丝毫正面影响。三、日本很早就对鄂霍次克海沿岸有所了解,并推动了幕府对蝦夷地的管理。由此可以想到,日本也是“地理大发现”的一员,在鄂霍次克海,尤其是库页岛,清日俄三方势力很早就开始了接触,看似荒凉的海岸,也可以作为全球史研究的一个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