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的封面

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

[美] 高彦颐

出版时间

2022-05-01

ISBN

9787214263414

评分

★★★★★
书籍介绍
明末清初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促进了“才女文化”的繁荣。其中最突出的是坊刻的兴起、读者大众群的出现、对情感的重新关注、女性教育的提倡、女性出游机会的增多及女子特性的重新定义等。本书要旨是改写五四史观对传统妇女史的论述。作者指出,明末清初的江南闺秀远不是受压和无声的,她们在男性支配的儒家体系中创造了一种丰富多彩和颇具意义的文化生存方式。作者通过儒家理想化理论、生活实践和女性视角的交叉互动,重构了这些妇女的社交、情感和智力世界。透过妇女生活,本书提出了一种考察历史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是以具体了解妇女是如何生活为前提的。 高彦颐(Dorothy Ko),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历史系博士,现为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Barnard)学院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明清史、妇女性别史、科技史、视觉文化及物质文化史等。代表作有《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和《砚史: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等。 译者:李志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性别史、日常生活史、史籍整理等。著有《唐虢国夫人:文本与日常生活》《中国古代妇女史研究入门》,总主编《<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目录
《闺塾师》再版自序
中文版序
绪 论 从“五四”妇女史观再出发
封建社会尽是祥林嫂吗?
概念界定:社会性别与阶层分工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感谢朋友借我这么好看的一本书!书里描写的女子之间的情谊和隐居山间的畅想看着让人好感动,那些名字都会记住,沈宜修,顾若璞,柳如是,王微......永远敬佩在结构性困境中挣扎出一线生机的人群,很有力量,只不过才女的才名还是要靠男性来证明,家庭结社还是比公共结社更多。文中一些词汇很巧妙,浮世,巡游生活,情迷等等。关于古代书商的讨论让我联想到学刊编辑,关于《牡丹亭》的讨论让我想到林奕含和之前跟朋友讨论的人文社科的蛊惑性,妓女和其他女性的对比也挺讽刺的,都必须置于和男性的竞争关系中,叹息。希望困住女性的结构能有所改变吧。
3.5星,书里提出理解中国古代女性的三重框架:对女性的理想化要求是什么,女性生活中的实际状态及其对自我生存处境的体验。但整本书的分析论证并不依照这个框架层层递进,只能说在不同主题间都或有涉及,而且因为研究所依据的主要也都是才女们的诗文,而这些全是由男性事后整理出版的,所以第三重里的“声音”是不是有作处理也很难讲。书中我个人比较喜欢三妇合评牡丹亭、对缠足的女性视角分析以及扬州“瘦马”的知识普及这三块儿内容。
喜欢这样一种生活,一盏茶、一卷书、一窗静,日子波澜不惊,写满人间烟火的味道,真正的富足源于内心的充实宁静。“明清妇女的阅读不是为掌握传统教义以搏杀于科场,也不是信手翻阅而消磨时光,她们是为充实及满足自己而阅读的。”
看到后几章觉得论述有点混乱。
有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不喜欢作者把同样的观点反复论证反复陈述,不要和我写论文一样x
开眼界了,我已经厌倦古代女性都是受压迫的的单一叙事了,倒不是说这是错的,而是这对我个人发展没有什么益处。看点在古代更加密不透风的世界里的高知女性是如何给自己的生活跨越边界,创造更多生存空间的,感觉我才知道我现在应该如何做。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见解就是,她们固然从未质疑过将女人关在闺房内的社会,但是这并不能说是因为捍卫者的愚蠢或失败,更应该意识到的是这个体系本身的强大。以及,感觉东亚的母女关系果然还是更适合我,对比我刚刚看的费兰特笔下的充满了嫉妒、互相伤害、过分依赖的母女(友情)关系,感觉闺阁里互为师生,相互欣赏对方德、才、美的母女关系更加符合我的理想呢。
【2023012】今日仍有现实意义。小脚那部分刷新认知了。有些资源从来都是被垄断,普通人是够不着的,过去是读写能力,现在呢?
3.5吧。更多基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而不是想方设法直接对一手资料的研究。
阅读和旅行让女性自由。
和teachers关系不大,更多是通过考察才女文化重新理解明末清初的妇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