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切尔诺贝利的封面

切尔诺贝利

[美]沙希利·浦洛基

出版时间

2020-07-15

ISBN

9787218131931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在现代社会,核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灾难之一,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对全球核能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切尔诺贝利》一书通过生动的叙述,让我们深刻反思核能发展的利弊,以及人类在面对灾难时的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
沙希利·浦洛基,哈佛大学乌克兰史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讲席教授兼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俄罗斯出生,乌克兰成长,是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专家。他著作丰富,包括《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和《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等,荣获多个奖项,包括莱昂内尔·盖尔伯奖、贝利·吉福德奖和普希金图书奖。浦洛基也是唯一两次获得普希金图书奖的获奖者。
推荐理由
《切尔诺贝利》通过详细的叙述和深入的分析,描绘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全貌,揭示了这一事件对苏联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国际关系产生的深远影响。作者结合历史背景、访谈、档案资料等多方面信息,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具有警示意义的切尔诺贝利故事。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核能、环境、政治和社会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国际关系、苏联解体以及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和影响的人群
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前言
序幕
第一章 苦艾之苦
1. 权力的游戏
2. 通向切尔诺贝利之路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多年以后会有这样一本记述新冠病毒的书吗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时,铺天盖地的新闻我最多只扫一眼标题;大热的美剧《切尔诺贝利》我至今未看过。这本书到手一星期,近三天就读完了。核辐射也许不如新冠肺炎那样传播快,但致命的是一旦发生就更难防御(核防护服对普通人来说几乎不可求?),连克格勃特工都抱怨为领导人视察切尔诺贝利埋伏站岗有性命之忧。当有人自豪于自家楼盘价格窜至千万级别时,可曾想过最近的核电站有多远?万一这种事,谁敢打包票?
哈佛大学教授沙希利·浦洛基重磅力作,利用最近公开的政府档案,结合大量目击者的访谈素材,详尽而富有条理地叙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一切,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所有被卷入这场核灾难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阅读本书可能并不轻松,却是一场令你三观重建的智性冒险。
如何最好的黑苏联,答案是把发生在苏联的新闻真实且毫无保留的叙述一遍。当然孝子们如果洗不了了,他们会说这是苏修不是苏联。
我非常讨厌作者一面打着纪实文学的旗号,一面又在行文中遮遮掩掩地讽刺苏联体制,十分低级,事后诸葛亮谁都会当,难的是当机立断。不可否认,苏联对于事故的处理是及时且得当的。不过反正苏联已经死了,切尔诺贝利的功过是非就任由西方评说,事故处理中六十万人的付出,成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和这次疫情中西方对中国的抹黑如出一辙。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在中国与西方的斗争中中国输了,他们会如何记录我们。抛开意识形态问题,了解这些灾难,是为了记住这些做出了牺牲的英雄,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有太多不稳定。另外,本书的文笔并不好。
第一次通过书籍来了解切尔诺贝利。看的过程中,有很多人说作者言里言外暗含着讽刺苏联体制,但我觉得还可以接受吧。在那个时候体制确实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为了做面子功夫而不惜夸大事实,甚至为了数字好看,要求工人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工作。这其中的缺陷现在看来确实有点让人无奈地发笑,但在当时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接受。看完之后“面子工程”四个字深深地刻在我脑海里。去年学校要求上报二级学院早读晚修的签到率,用来写年终报告。最终计算出来的百分比比前面还低了。好吧,这就不好夸了。主任问我要不要往上报,我当时觉得这也无伤大雅,随便都可以吧。反正这个数据也不是准确的。后来报上去果然是注了水的当时感觉没什么,看完这本书之后,发现不能小瞧任何一件事情。每件事情之间环环相扣 你以为的小事,在发展过程中小雪球越滚越大
终于读完这本书,中间还看了相关电视剧,但整本书涉及人物众多,核电站事故本身是非常简单的,但其后因它而发酵的所有事件都非常复杂。而这个故事里的主角,直到今天还不能平静。以后有时间得再看一遍才行。
当我看过《切尔诺贝利的午夜》,又从新看这部巨作时,是可以相互印证。 1986年4月6日,五一劳动节狂欢之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在测试中失去控制,其中原因也是在后续的调查中一点点被弄清楚。 随着1986年后,核反应堆在整个全球都属于慢慢下降趋势,直至今日核反应堆的关闭,以及新的技术核反应的建立,能够更加安全控制下运行,也将是时代革新。
“切尔诺贝利事件激发了整个乌克兰民主进程”
全面、平实、客观。上至大人物,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关注。阅读过程中,有几次不能自已。致敬禁区里所有的普通人—消防员、工程师、矿工、潜水员、飞行员,以及无数“清理人”。无数次天灾人祸告诫我们不要过于自大自负,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以为可以随心所欲驾驭一切,请谦卑一些。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