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初最早触及底层写作的研究文本
阐释激烈变革的创新之作
新世纪初最早触及底层写作的研究文本,寻找底层叙事的合法性、正义性和正当性;
把当代文学放置在激烈变革中阐释的创新之作,发现松懈日常性背后张力十足的变革渴望;
拓宽认知边界,以积极的文学态度在历史的发展中审视文学存在价值的立场。
本书主要关注当代“纯文学”被图像与媒体霸权边缘化、在后现代视野中如何面对现代性的困扰、沉重的中国本土性如何获得后现代的表达方式,以及“纯文学”写作如何在自我更新与历史开创方面寻求新的法则等问题。这些问题意义重大,涉及当代文学的一系列疑点与难点,是当代文学研究无法绕过去的。从这些问题出发,作者对中国当下的文学变动趋势进行颇为独到的阐释,对当前“纯文学”面临的那些困境以及超越困境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舍弃抽象的理论表述,直接回到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中,通过对具体现象与文本的分析来揭示当代涌动的文学思想潮流。
陈晓明,男,1959 年生,福建光泽人。1990 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十多年。2003 年起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 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6 年至 2020 年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2020 年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1995 年至 1998 年曾在荷兰莱顿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等学府做访问研究和讲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文学理论等。出版有《无边的挑战》(1993)、《不死的纯文学》(2007)、《德里达的底线》(2009)、《中国当代文学主潮》(2009)、《众妙之门》(2015)、《无法终结的现代性》(2018)等 20 多部著作,发表论文、评论近 600 篇。
2003 年获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奖”年度评论家奖项,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