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小孩共和国的封面

小孩共和国

[法] 萨米埃尔·布雄

出版时间

2023-09-01

ISBN

9787218166100

评分

★★★★★
书籍介绍

国际教育史上声势浩大又草草落幕的大胆实验。

二战中数以百万计的孤儿被组织起来,形成自治“小国家”……

那些在小小身躯和头脑里结出来的果实,成为后世丰富的遗产。

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一场重要会议,汇集了当时欧美诸国的教育界、慈善界精英,号召其进行一场社会实验,将二战中数以百万计的孤儿组织起来,让这些孩子形成自己的自治“共和国”,肩负“市长”“警察”等社会职责……在这一个个小小“政体”背后,教育家们试图在孩子们身上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看这些小小的身躯和头脑里能结出什么样的果实。这次实验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遗憾落幕,但它给后世的教育改革、慈善事业管理、儿童心理学和人道组织行动方式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

★在千疮百孔的战后欧洲,面对流离失所的儿童们,人道主义者合力展开的教育自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以百万计的儿童,无论是孤儿还是被残酷地与父母分离的孩子,都被安置在儿童营地或村庄。这种人道主义援助与教育乌托邦相辅相成——教师、牧师、医生和精神科医生在紧急情况下,受新教育和“自治”思想的启发,建立了儿童团体“小孩共和国”。从意大利到匈牙利,在法国和德国,孩子们变身年轻的工人,他们选举“政府”“法院”等“权力机关”,力图为重建被摧毁的欧洲作出贡献。

★战争受难儿童的避风港,新教育理念的试验田,国际教育史上声势浩大的大胆尝试。

在二战期间,尤其是在战争走向结束的那段时间,欧洲各国出现了大量“儿童村”,接收战争受难儿童,建立“儿童村”的成年人用新教育方式帮助孩子们重建身心——孩子们组建并管理自己的“政府”,还有自己的“法院”、“警察部队”、合作社、报纸,甚至他们本“国”专有的“货币”。这样大胆的尝试,也是迄今国际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教育实验。

★ 一段以儿童为主角的隐秘历史,重新定义教育与社会、困厄与重建、个体与国家的关系。

由于当事人的故去、档案的尘封、时代的更迭,“小孩共和国”的这段历史长期未能受到世人的关注,本书围绕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特罗根“儿童村”领导人会议,重回这些“小孩共和国”的组织者、建设者曾经置身的历史现场,追踪他们的教育实验经历,揭示不同时期“小孩共和国”的亲历者不为人知的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充分体现了身处历史激流中的人与人、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包容与妥协。

-

这本书反映了实地志愿者和资助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他们都是人道主义者,但不一定秉持相同的策略和方向。书中的孩子们经历了战争的痛苦,比那些相对没有经历过同样程度的困难和危险的孩子成熟得更快。这个基于绝对真理和诚实的体系,首先是为了唤起孩子对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

——前法国红十字会培训学院培训主管、评论家伊夫·福库普(Yves Faucoup)

我们该如何处理战争受害儿童,以及所有那些发现自己被残酷地剥夺了住所、父母和家庭的人的问题?数以百万计的孤儿或被遗弃的儿童在街头流浪或流离失所,成为摧毁他们世界的冲突的受害者。从慈善、人道主义到教育事业,各种经验开始不断涌现,以帮助这些儿童,而这本书的作者们追溯的正是这段被遗忘的历史。三位作者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形式。全书12章中的每一章都配有丰富的照片和档案文件,都聚焦于一个独特的事件,最终拼成了一幅精确而富有启发性的整体图景,就像这些看似独立的努力彼此连接,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网络。

——法国《解放报》(Libération)

借助独家档案和大量图像资料,本书展示了一个充满人道主义、新教育精神和乌托邦情怀的教育和政治世界。

——法国《世界报》(Le Monde)

[法] 萨米埃尔·布雄,巴黎第八大学教育学讲师。

[法] 马蒂亚斯·加尔代,巴黎第八大学教育史教授。

[法] 马蒂娜·吕沙,日内瓦大学社会文化史副教授。

马雅,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曾为中国网新闻中心国际组撰稿,现为自由译者。

陈秋含,毕业于法国索邦大学语言学系, 现为自由译者。

目录
引言:人道主义事业,还是教育的乌托邦?
第一章法国教师夫妇人道主义行动的教育启示
第二章由爱尔兰神父创立、瑞士推动的意大利“儿童村”
第三章一群瑞士理想主义者决定创建一个“小欧洲”
第四章法国精神病学家的“自治”疗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将孩子们组织在一起,训练他们的自治能力和组织能力,试图建设人类社会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尽管遗憾落幕,仍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二战之后的惨剧,现实中的《蝇王》。
这本万有引力新书是话题很感兴趣,读过之后感触也很多的一本书。话题主要围绕1948年一次教育实验展开。此次试验将二战中数以百万计的孤儿组织起来,让孩子形成自己的自治机构。书中这些儿童,人们似乎都希望他们可以达成万众瞩目的效果。但很遗憾,随着对战争创伤的遗忘,随着时间流逝,栽下的果树或许结出过果实。但有更高产的果树,更甜美的果实。因此也就顺理成章地被遗忘了。但或许教育和植树确实有共同之处。相似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实践并没有就此断绝。有理想的人们依旧在路上。有一种薪火相传的感动。
人们为这些战争遗孤,做多少事情都不算多。
实验灵感来自新教育运动和“自治”思想,数百万儿童被聚集安置在各个“儿童村”,并享有组建并管理自己的“政府”的权力,成年人主动退出了属于孩子们的小社会,以促进他们交流融合、改变世界、重塑民主的意愿和能力。“儿童村”在20世纪40年代受到了广泛关注,但自50年代逐渐衰落了。首先是地缘政治对人道主义理性不可避免的侵扰,破坏了曾经自称超越一切意识形态鸿沟、培养国际理解的乌托邦。志愿学者和资助者之间的分歧也削弱了事业的进展,更重要的是,“儿童村”产生在特定的环境和国家背景下,是作为孤立和封闭的微观社会存在的,在那里,对公民身份的学习是通过模仿或委托责任来完成的,并非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教育形式。
三位作者既看到了“小孩共和国”的普世意义(和平、理解、民主、自治),又认识到其有着乌托邦的过于理想化的一面,尤其是将之放到“国际交流”这把双刃剑上考验的时候。二战后的国际政治决定了各国的国内政策,国内政策决定“小孩共和国”的定位,毕竟它不是“桃花源”:法国剥离了医疗介入而拥抱世俗主义,意大利为天主教所割裂,瑞士作为发源地被国际儿童运动边缘化,特别是“冷战”双方对儿童的“绑架”。撇开国际国内因素,“小孩共和国”自身也酝酿着民主的暴政的因子,且其核心价值“民主、自治”又有沦为小孩扮演大人的cosplay之嫌,进一步与真实社会生活脱节。“小孩共和国”从让人振奋、推广、到衰落、废弃,本书是对这座巴别塔的纪念和凭吊。
一次注定失败的社会实验。但能让人了解这一事件和这段历史。
让一群失去家人,饱受战争摧残的孩童,组建成一个社会小群体,通过远离成年人世界的方法,帮助他们重塑身心。看似这种方法充满了对孩童们的关心,实则却无比荒谬。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孩子们的心智尚未成熟,还遭遇了战火的洗礼,更应该让他们回归家庭的氛围,在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下回归正轨,而不是寄希望让他们彼此相互治愈,在一个缺乏温情的环境下成长。
罗翔老师说,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很多时候过分的逻辑推演会把我们逼向怪圈。而我在读过这本书后,想把这句话再扩大一番: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绝大数事物的生命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都不适用于过分的逻辑推演。
这本书讲述的故事是发生在二战时期的真实故事,图书为精装,很有质感的装订设计,书中有黑白插图的真实照片漫画等。故事的中心思想是在讨论人道主义救援下的儿童和政治的关系,这群孩子战争下流离失所的孩子在各方资助下成立了自己的小国家,新“欧洲”,而这个小国家又面临了从内到外的重重问题。读后感是挺沉重的,结合目前从新闻里看到的加沙地带被战争残害的儿童相关的图像文字,觉得对儿童而言战争真的好残酷,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小孩共和国”的概念在当时的出发点是好的,被要求扮演相关角色的儿童虽然可怜,但好在得到了战争中的庇护幸免于难,这个社会实验室有点残忍但又充满了人道主义的光辉。真心的祝愿世界和平,所有的人都能够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