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我们隐秘的法则的封面

我们隐秘的法则

[美]海伦· 文德勒

出版时间

2021-03-31

ISBN

9787219110560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媒体评价】

本书是关于叶芝诗歌技术(以及最终情感)成就的里程碑式的研究,体现了作者的毕生心里,定会引起国际关注。

——《出版人周刊》

这是一本关于叶芝抒情手法的精湛研究……文德勒对叶芝诗歌的结构提供了多种精妙的描述,同时也考虑了诗歌形式所反映的诗人的文化视野……文德勒以慢动作的方式逐帧描述了她对诗人每种选择所产生的影响,她精妙而集中的评论鼓励我们按照个人的意愿慢慢地吟唱每首诗,并格外注意每首诗符合或混淆读者所期待的方式……文德勒对叶芝抒情形式的研究是任何读者了解叶芝如何将生活中的偶然性转化为“巧妙的诗歌意象”方式的必备指南。

——马克·福特《纽约书评》

海伦·文德勒完全理解了威廉·巴特勒·叶芝,当她带领我们阅读一些英语最著名的诗歌时,我们发现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我们隐秘的法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学术盛宴。

——约翰·伦纳德《哈珀斯》杂志

诗不是被读而是被重读,文德勒的悦目分析应如是。

——李塔·泰勒《前言杂志》

还有哪个批评家比海伦·文德勒更彻底吗?……她的细心,她对细枝末节的关注,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尤其是在当前诗歌批评的风气下,尽管诗歌批评的词汇技术性很强……任何严肃的英语诗歌读者都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在《我们隐秘的法则》中,她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叶芝诗歌的形式问题上。

——山姆·缪森《纽约太阳报》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哈佛大学著名教授海伦·文德勒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关于叶芝诗歌技术(以及最终情感)成就的里程碑式的研究”。文德勒青年时期就与叶芝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文德勒遍读叶芝作品,并将自己想象成叶芝,“追踪他写作时手和思想的动态”,作为“最专注的诗歌读者”,她试图为叶芝惊人的幻想的产物、内在的实验找到对应的法则,最后,她落到了叶芝诗歌的重要体现和技术承担——诗歌形式上。在本书中,文德勒从读者熟悉的三首抒情诗入手,分析了叶芝的预言、爱情、革命等主题,并以此进阶,分别就民谣创作、十四行诗、三音步诗、四音步诗、素体无韵诗、抒情长诗、八行体诗以及少见的诗歌形式进行了专题分析,在细读中,文德勒像叶芝本人一样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导游,“以慢动作的方式逐帧描述了她对诗人每种选择所产生的影响的理解”,为描绘叶芝诗歌的结构提供了一种新颖且富于启示性的地形图,这也成为任何读者了解叶芝如何将生活中的偶然性转化为“巧妙的诗歌”的必备指南。

【作者简介】

海伦·文德勒(HelenVendler),美国文学评论界的领军人物,被称为当代极为优秀、敏锐的诗歌评论家之一。1933年出生于马萨诸塞州,1960年获得哈佛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康奈尔大学、波士顿大学等大学任职。1984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英语系任教,兼任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1990年,被任命为哈佛大学亚瑟·金斯利·波特讲座教授。文德勒专注于诗人和诗歌作品的细读,被誉为具有“铁血战士般的战斗力”,是一位“力量型的诗歌读者”。她多年来笔耕不辍,推出多部关于英美诗人的专著,因为卓越的贡献,获得了代表美国最高人文成就的国家人文基金等无数荣誉和奖项。

在《巴黎评论》上,她解释了她科学家一般精确的诗歌细读法和批评实践原则:“你必须以非常清晰的方式为你的假设提供证据;你的方程式必须是均衡的;左侧必须与右侧保持平衡。一件事必须导致下一件事,所有...

(展开全部)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叶芝诗歌的抒情形式:预言、爱情和革命
第二章 前厅与来世:拜占庭与德尔斐神谕
第三章 组诗的迷局:两首政治诗
第四章 早期诗歌的“魔法”技巧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如何谨慎地选择一个合适的喻体来形容文德勒这样的阅读与批评呢?通俗如画廊导游、精确如外科医生、工巧如雕花匠人、平衡如炼金术士、神秘如占星巫师……这些似乎都不足够,她更像是摩西,却不为抵达迦南地,只是手持洞察万物的火把,劈开语词缭绕的波浪,让海底像陆地一样朝我们显现它被遮蔽的秘密。如果说在叶芝这片海域,有无数艘载着读者的轮渡不曾停歇地从其上轻轻掠过,四面八方搜刮着海风与浪花的意义,那么文德勒则深入海流,倾听音步、音节、诗行、韵律的声音(像博纳富瓦那样),诗绪绝不仅止“以主张和意象前进”,它也在“词义或者语音的滑移和连接”中运动。(也要吐槽一下不是所有诗歌都配了原文,光对着译文根本没法理解!)
挺好,就是没啥意思
中国读者阅读叶芝这么多年,无数个译本,但也许这一次才算是对叶芝有了准备
受制于主客观条件没有时间仔细研读(放假前得还,更何况对叶芝诗集的熟悉程度本就不够充分),因此只好先粗过一遍,委实对不起文德勒高超的解剖艺术。 屡受忽视的“诗歌(抒情)形式”(内部的和外部的,关乎韵律、诗节安排和传统体裁的利用等),是叶芝明言且付诸一生实验探索的“隐秘法则”,与作品承载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与他象征性的想象世界有着天然的内在关联。文德勒正是在此领域分疆而治(分体分析),审视着雅与俗的交替,水平与垂直的运动,中心与对称的规则,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结构……一切旨在证实叶芝不无夸张的话:“书几乎完全依靠风格存在 。”
对叶芝诗研究透彻,减一星是因为很多诗没有全文,而且中文译者把叶芝译得挺一般
不给原文就手自笔录吧。书非常好,适合任何讲究自己的字眼、甚至广义上搞创作的人读。
我还奇怪,9.1的高分,难道就没人吐槽讲诗歌形式竟然不给原文吗??看来还是因为文德勒太好了。(真的很奇怪出版社的读者定位)
人家是真的很会分析啊。
哈哈。又是出版出来不知道给什么人看的书,讨论英文诗歌不给原文是啥意思哈哈。谁知道我看到一些中文词说它们押韵的感受哈哈。
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