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心路沧桑的封面

心路沧桑

高戈里

出版时间

2015-02-28

ISBN

9787220094194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接收改造国民党部队188万人,而国民党第六十军是唯一一支起义后被整军改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的部队。该书以纪实的笔法,通过大量鲜为人知的文献记载和历史档案,以及对近200位亲历者的采访,详细记述了国民党第六十军长春起义的前缘后果、起义后的思想改造和组织整编过程,如安东整训、兴隆整训、“泪血大控诉”和“思想还家”运动等,以及改造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在解放大西南和抗美援朝战役中的英勇战绩等重要节点。通过部分起义官兵和改造起义军干部的自述,详细记述了部分起义官兵的人生经历和他们起义后弃旧履新、命运多舛的心路历程,如由于当年接受思想改造的深度不同,以及种种个人(如受旧制度和旧军队的影响程度)或历史(如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政治运动)等原因,有的人起义后被历史的大潮无情地吞没,有的人起义后虽历经了个人命运的多舛却对当年的起义始终无悔。该书毫不隐讳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在实现新旧交替过程中思想改造的艰难与曲折。

该书作者高戈里是一位退伍军人,现就职于政府某机关。作者曾在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的第五十二次“国史讲座”上,作了有关国民党军改造史的专题讲座。本书中“少将的死刑与撤判”一节以同名形式曾在《文学界•中国报告文学》20 10年12期上刊载,影响颇大。

目录
引 子 反思,从落实政策回溯
第一章 中共争取滇军的努力
滇军曾是一支有着反清重九起义、反袁护国起义及抗日救国英雄历史的部队。中国共产党在与滇军三度离合中所做的工作,为争取、改造这支部队的主力成为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1.共产党与滇军的早期离合
2.地下党安然度过两次险情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教材。作者以解放军五十军的前世今生为线索,把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做了最具说服力的阐释,同时对当时意识形态领域的严重西化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批判,顺便对西方心理学,社会学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强有力的质疑。这不是一本炎黄春秋式的口述历史,也不是五十军的军史,而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对大众社会心理进行系统改造的艰难实践史,作者希望社会学者不要做书斋秀才,要把我党的实践史加以理论化,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社会学理论。
首长荐书,政治工作真厉害
我们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历史,应当多讲。伤痕文学爱好者总是不能直面历史真正血淋淋的一面,只能脱离时代去反对这一切。幸运的是,情况逐渐好起来了。
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再好的文字都无法描述的精神。
考完研后一定看完!(考研前) 看完了,感慨万千,中国共产党太伟大了!
国民党本就是各地军阀的整合体 又缺乏统一的思想观念 政治上也鱼龙混杂 蒋从扩大自身实力的角度出发 军事上排挤地方军 政治上党内又建党 民族战争尚能一心 国内战争中缺乏战争目标又怎能不溃败 个人于乱世中漂浮 又怎能生出仁义道德 ? 至于所谓的党性不同 当年被认为是旧道德 到今日又是新道德 建立政权和享受革命果实的人思想又怎么会相同呢?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我党建国初政治工作起义部队改造过程,后续的斗争问题让今人来做会更理想吗
看后有很多话想说,但似乎又无从说起,如何将人组织起来并兼顾被组织起来的个人在组织中有较好的人生状态,是社科的根本问题,也许还是个永远没有最优答案的问题,普通人如曾泽生,只能依附与组织与体系,有的人就是可以用全新的视角开创一种新的组织与体系,大约就是社科界的爱因斯坦吧,当然有的人是政治执行层面的赫胥黎,一种思想及以此为基础的社会组织体系,必然对应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是思想与组织生生不息的本源,社会成员会如何分化成种种群体,则是现实中客观条件决定的,地理,资源,科技,历史传统甚至偶然突发的历史,文化事件,为什么中国早熟的成为了一个帝国,并在分合趋势中不断的维持着这个帝国,为何西方完成了地理大发现与工业革命,对社会成员的动员组织是微观与宏观的最好的中间层观察窗口
代标沈讲演录,部分内容重复,总体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