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考古四记的封面

考古四记

郑嘉励

出版时间

2017-12-01

ISBN

9787220104381

评分

★★★★★
书籍介绍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探知中国古人的丧葬礼仪、墓地秩序和风水观念

连接考古工作者与大众之间的情感、趣味和思想

墓葬发掘实录×野外考察笔记×文物趣味探析×考古人物群像

收录近百张实地拍摄照片,还原考古工作的真实面貌

名家推荐:

这书吸引人的地方,原不在题材之显赫,而在叙事之得宜、文字的有致与文间所弥漫的人情世味。孟子说,“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人之所业,多影响性格;现代考古工作的工程化特点,往往泯灭人对世味的感受。嘉励兄为辅助发掘,颇留意发掘地方的掌故,对方志与乡邦文献,又尤所用心。

——缪哲(艺术史学者)

他的本职工作是考古,但一起聊天的时候,往往都是听他谈“文学”,甚至是很专业的“咬文嚼字”,而通常很有道理,教人不能不服。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每一个考古学家都是某种程度的福尔摩斯,经由推理把器物编织成事件,把事件编织成行为的类型,然后将其与特定的社会群体联系起来。历史的面目早已模糊不清,而历史的信息却隐约可循。

——晓林子悦(书评人)

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寻墓记》,主要记述了对古墓葬的研究发现,还原了第一线的墓葬发掘场景,可使读者切实感受到考古工作艰辛之中的乐趣。第二部分《行路记》,以考古工作为线索,展现了多地的特色风物和世事变迁,既有游记散文的感性气息,也具有田野调查笔记的理性气质。第三部分《品物记》,探析古迹,展现器物之美,以及古人造物的匠心独运。第四部分《怀人记》,以淡笔写浓情,追忆了那些无法忘却的人,如“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恩师、兢兢业业的同事、考古现场的考古技工等,透出对人间温情与善意的珍惜。这些看似主题各异的作品,兼具学术韵味与田野气息,将一位考古工作者多年的心路历程和发现之旅,清晰而完整地予以呈现。

郑嘉励,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玉环县。1991至1995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1995年7月,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从事浙江地区宋元考古、瓷窑址考古的调查、发掘与研究,2010年被聘为研究馆员。主要著作有《浙江宋墓》(科学出版社2009年)、《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中华书局2012年)、《丽水宋元墓志集录》(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等。业余从事杂文写作,结集出版有《考古的另一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既为个人抒情遣怀,也为考古工作者与大众之间情感、趣味和思想的连接。

编辑推荐:

◎考古专家郑嘉励曾因一句“我是一名考古工作者,上班也就等于上坟”而引爆微信朋友圈,也因此被人亲切地称为“考古界网红”。本书展现了他多年的求索与漫游之旅,还原第一线的墓葬发掘场景,力图让读者全面地领略考古工作的魅力和趣味。

◎著名艺术史学...

(展开全部)

目录
寻墓记
寻墓记/003
附录 吕祖谦的肖像/037
盗墓笔记/041
杜范墓/04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来颇感温暖的一本田野考古笔记,很有趣的随笔,颇具知识性和趣味性,这样由一个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写作的科普书籍能够具有可读性是非常难得的,文字语言也颇优美。
作者是有才情的,偶然翻开,一直读到现在。
比较通俗易懂
怀人篇最动人
考古真是一项艰辛而有趣的工作。
读完《读墓》之后看了这本,前面部分和《读墓》多有重复。如果想要系统了解南宋江南墓葬,直接看《读墓》就行。
一本有温度的考古工作随笔。如果说第一篇《寻墓记》还带有较浓重的学术气息的话,那么之后的文字几乎都是作者在考古工作中的见闻与感受,以轻松的笔触学成,其间既有着对于文物考古挖掘的记录,更有对于历史人物、事件乃至文化遗迹的感受。每一篇里都有着作者的细致观察与思考,在向读者介绍文物考古的同时更有着对于历史以及现实的反思在内。重要的是,没有对于考古工作的深切感情,是写不出这样的一本作品,书中随处可见作者对于这份工作的敬畏、敬业以及热情,无论是在对雷峰塔地宫的挖掘,还是在对于每一处古墓、古城以及古碑的考察中,对可以感受到作者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的责任、热爱与意义,而本书也做到了趣味性与学术性的合理共存…
圆桌派第六季6集没看过瘾,拿这本继续过瘾。
南宋的墓和雷峰塔挖掘还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