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水门的洞口的封面

水门的洞口

黄国峻

出版时间

2018-12-01

ISBN

9787220109911

评分

★★★★★
书籍介绍

人对爱情的渴求是天性,在灵性、欲望、现实的拉扯之中,我们照见自己干枯而空虚的灵魂。

过早陨灭的小说家 黄国峻未完成遗作

◎编辑推荐

★黄国峻在台湾新锐作家中可谓备受期待,张大春说要靠他“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杨牧则表示“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黄锦树曾提出台湾文学“内向世代”的概念:“从那些样品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种关于写作自身的危机形态,脆弱的、濒临分裂的“自我”成为写作的真正主体,世界和语言都是问题。内向,向内崩塌,甚至对死亡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迷恋。”黄国峻即此“内向世代”代表人物之一。

★《水门的洞口》是黄国峻的未完成遗作,也是他唯一一篇长篇小说。这部作品以爱情为主题,塑造分别代表着灵性、欲望、现实三个向度的女性,描绘男主人公与他人心灵之间的隔绝、无法相通,以及充盈于他心中的各种想象、思辨与失落感。

★《水门的洞口》是黄国峻以熟练的“度外者”叙事技巧,清晰构筑的一则关于爱情本质的深沉寓言,也是作者在经过了《度外》《盲目地注视》《是或一点也不》等作品的“文体”实验、探索之后,风格成型的一篇集大成杰作。

◎内容简介

林建铭性情木讷,年届四十才开始认真追寻爱情,家具店店员陈怡君这时走入了他的视野。他们结合得非常自然,但彼此之间不管是灵性还是欲望,都得不到完全的满足。在主人公追寻爱情的过程中,作者不断回顾其平凡人生的一些似乎无足轻重的片段,对生命的矛盾:灵与肉、改变与因循、建立关系或安于孤独等问题进行了真诚而深刻的描绘。

◎名人推荐

●我内心大喊:“国峻是未来的小说家!”

但随即想起,国峻已不在这世界上。

——作家 骆以军

●二十一世纪撑起小说江山,起码会有这两位(黄国峻、袁哲生)在。

——作家 张大春

●我读他的小说和别的东西,觉得他是那一代作者当中最使我感到亲近,同意,或者疼惜的人,许多地方都让我想说: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此不但针对他文字处理的题材,更直接对他的文字所构成的风格,已经出现的“文体”而言。

——作家 杨牧

●我心中的国峻是一个文学的苦行僧,勇猛精进令人汗颜。

——作家 袁哲生

●黄国峻的作品确实让我看到一个特别的、年轻的、易感的,可是非常有创造力跟幻想、想象力的一个心灵。

——作家 郭强生

获奖记录

☆作者曾获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推荐奖。

黄国峻(1971—2003),台湾台北人,著名作家黄春明次子,从小学习绘画,高中时期开始写作,1997年以短篇小说《留白》获得第十一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短篇小说推荐奖。著有短篇小说集《度外》《盲目地注视》《是或一点也不》,长篇小说《水门的洞口》,散文集《麦克风试音:黄国峻的黑色Talk集》。

目录
目 录
台湾原版编辑前言 郑栗儿
《水门的洞口》导读 梁竣瓘
第一章
第二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今年的第四个五星。1、虽然是未完成的长篇,但基于作者的风格意蕴和人物的完整性,我认为这个小说可以看做是一个完结的中篇,结尾戛然而止,意境未尽但已完备。2、比《度外》上了一个很大的档次,《度外》用了太多刻意的修辞和繁琐描写来传达作者心灵的细腻,唯恐词不达意,却显得晦涩了,而本书能够用流畅、简单的语言精准表达作者的心境、孤独和困境了。3、就小说本身而言,这个故事里的男主角内心极为自苦、矛盾,既是作者的写照,也是一旦回望自己就会陷入孤苦的中年平凡人。中年啊中年,欲望仍然炽烈但志气已经枯萎,绝不是青年人爱说的“丧”。
文字比《度外》成熟,很顺滑,叙述对象转换已经不添加任何额外过度,幽灵一样。前三章精彩。第四章下沉。第五章在铺后段故事了,但是作者自杀了。没写完肯定是有影响的,这部和《度外》要完成的东西不一样,所以不能说和故事没关。但反过来,因为停笔前那一大段心理描写构成的焦虑,让人无法忽视作者的死本身对他故事氛围的完成,虽然这么想特别不好吧。
主人公是我。
无论是语言的流畅度还是时空转换的顺滑无痕,皆比《度外》更精进一层,如观默片残片,未竟断卷的回声震荡在作者笔触与读者视线交错的框外,产生的涟漪波动余韵如书末越来越接近的「死界」;现存部分架构的人物网已呈煌煌之势,旁支人物亦够趣味。“死的肉体痛苦是人最后的经验”,他在至高的孤独中渴望窥见能参透这至高死亡的奥秘,情欲、性灵与心灵的结合无疑是通向这洞口的途径,于是他“渴慕得到一个异性的降临,并因此得到天启式的醒悟”。
【2019012】触不到的想去碰触,触到的想要去虐待。细微的情绪,具象的物。没有多余的文字,未完成却近乎完成。黄国峻笔下的肉体是活的,富有变化、带有气息。按照灵、肉、现实的原理来制造出概念化的人,完成对“林建铭”的搭建。在损耗前追逐形色声影的感官,前卫的小剧团,人人都在表演中。林和陈在自溺自伐中如同水族馆的鱼,探出呼吸、又深陷水中。“鱼”的意象在反复,林建铭想用新买的衣服让自己年轻来配得上年轻人是一个不错的细节。
“死的肉体痛苦是人最后的经验,避不掉,好像是在偿还几十年前出生时,母亲生产的痛苦。”
黃國峻的長篇小說厚重且更具靈性,他對文字的執著是溫熱的,文字之外要傳遞的思緒竟是溫冷的。他對愛、慾、性的見解獨到,所有人都能窺見幾片自己的影子,「⋯⋯只記得某個片刻。他認為這種事是無法記憶的,因為那並不具有可以比喻的特性,那是絕無僅有,獨立於其他任何經驗之外的。」後浪的推薦語很好:人對愛情的渴求是天性,在靈性、慾望、現實的拉扯之中,我們照見自己乾枯而空虛的靈魂。提到所謂「水門的洞口」那段堪稱整書最高潮點,我幾乎落淚。所謂結尾雖是戛然中止,在我看來已是全部了,無可再續。
很难想象小说如果写完是什么样子,实际上没有感受到什么情节上的推进,好像一切都是在为无限打开人物服务。是个情绪天才,但是他书写的才华难以承担这种破坏性的天分。
看不懂
不是一本“好读”的书,思考多过情节,需要一些耐心。在心情太明朗的时候读这本书,会本能地抗拒其中的大部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