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视觉思维的封面

视觉思维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

出版时间

2019-05-31

ISBN

9787220111853

评分

★★★★★

标签

艺术

书籍介绍

《视觉思维(35周年纪念版)》的写作宗旨是从早期的单纯的艺术理论研究转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研究领域,即作为一般性的认识活动的视知觉领域。在此背景下,阿恩海姆陈述了视觉是思维的主要媒介的论点,并阐释了感官“理解”周围环境所涉及的典型机制,回答了诸如“抽象是什么”这种在艺术活动中的关键问题。

作者:(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原籍德国,1946年定居美国。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1976年获“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

译者:滕守尧,北京大学学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南师大特聘教授。

目录
前言……
章早期的萌芽
1·知觉与思维的割裂……
2·对感觉的不信任……
3·柏拉图区分出两种理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看完了,体会是想要说的很重要,很对,但没有说清楚,写东西比较轻易提笔,体量很大和质量一般,当然是西学的一贯,厚厚一本书好像一种形式允诺,其实有点自欺欺人。毕竟此书收的都是一些旧日小短论文。但对当时汲汲需要证明的东西,对思想界来说,应该是一些短兵相接的小论文吧。他面对着他必须要赢得一场重要的争论,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真相。
是一本没有任何艺术基础的读者也能读懂的艺术类入门书。
看了百分之70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些论点感觉可以一笔带过的不知道为什么要长篇大论…算是艺术与视知觉的前传…有关格式塔心理学(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人的心理能力在任何时侯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活动着,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所以观看中呈现于视觉中的想象并非现实客观世界本身,观看活动其实是外部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观看主体本性之间的相互作用。
有点啰嗦
思维是借助于一种更加合适的媒介,视觉意象,进行的,而语言之所以对创造性思维有所帮助,就在于它能在思维开展时把这种意象提供出来
对于知觉,意象,思维的理解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