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一滴烈酒的封面

一滴烈酒

[美]劳伦斯·布洛克

出版时间

2019-03-01

ISBN

9787220112782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硬汉派侦探小说代表作家劳伦斯•布洛克

侯孝贤、王家卫、梁朝伟、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为之迷狂

终于决定戒酒的马修,被卷入一场因赎罪而起的谋杀。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但该如何赎罪呢?

◎ 编辑推荐

▲ 劳伦斯•布洛克,“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杰出代表,多次获得安东尼奖、爱伦•坡奖、夏姆斯奖等推理小说界重要奖项。他的魅力跨越东西大洋,征服欧亚口味不同的读者,两获日本马耳他之鹰奖,更斩获被誉为“英国侦探 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的钻石匕首奖。

▲他的作品不止受到推理迷欢迎,更备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推崇,在中国拥有众多名人明星书迷:侯孝贤推荐给梁朝伟,梁朝伟推荐给王家卫,王家卫邀请他写剧本;朱天文读完了布洛克的小说,来到纽约,按照书中描写,追寻马修走过的路……

▲布洛克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马修系列的历史可能比在座许多人的生命都长。”这是一个从警局辞职、没有执照的私人侦探,离异、独居,与妓女厮混,和街头混混为友,起初沉迷波本威士忌,参加匿名戒酒会后滴酒不沾。他的侦探手法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坐在贝克街221号里叼着烟斗推理分析,而是穿行于纽约大街小巷,与不同阶层身份的人士交谈,寻找每一块可能的拼图。

▲ 从1976年登场的《父之罪》到2005年谢幕的《繁花将尽》,再到2011年补完时间线的《一滴烈酒》,读者可以随着马修•斯卡德特有的步调,游走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 纽约之于布洛克,正如洛杉矶之于钱德勒,城市才是他们笔下永远钟情的主角。

▲ 读者说,布洛克的本领是先在血腥里看见恐怖,然后把恐怖化成悬疑,再在悬疑里寻求理解,理解杀人者为何而杀,被杀者因何而死。

▲ 阅读此书时,建议打开地图APP,定位纽约,跟着马修来一场肾上腺素飙升的解谜之旅。在匿名戒酒会偶遇儿时同伴,同伴马上因戒酒赎罪而被谋杀。每一个有罪之人,该如何找到真正的赎罪之路呢?

◎内容简介

马修终于决定戒酒,他把斟满的酒杯搁在吧台上,走入了匿名戒酒会。在戒酒会,他遇到了自己儿时的同伴杰克。他们两个曾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不久,杰克受到枪击身亡,一枚子弹打在嘴里,一枚打在双眼之间。参与戒酒赎罪,似乎正是他被枪杀的直接原因。马修就此展开调查,但自己的生命也受到了威胁……有罪之人怎样才能真正赎罪?

◎媒体推荐

当今的犯罪小说作家中,若要找一名堪称雷蒙德·钱德勒与达谢尔·哈梅特的传人,则非劳伦斯·布洛克莫属。

——《旧金山纪事报》

当然,这些情节都不是真实的,可除了布洛克,还有谁能驾驭这样的故事呢?引人入胜的悬念,滑稽搞笑的场景,大胆成功的尝试……总之,这是布洛克的杰作。

——《圣路易斯邮报》

布洛克书中最大的主角不是杀手凯勒、不是谭纳、也不是马修,而是一个城市——纽约。

——《人物》杂志

读者始终一路追随马修从年轻气盛直到老而弥坚,从酗酒到滴酒不沾,以他特有的步调踽踽独行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诚品好读》

◎名人推荐

在阅读马修·斯卡德的过程中,感觉像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那样非要一口气看完不可。我年少混街头但没有混到顶的“遗憾”,或朋友们笑我有黑道情结,在读马修时皆获得满足。马修跟米克·巴卢,男人对男人之间的关系,很过瘾。他们爱看拳击,我也很爱。马修像牛头犬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脾气,有时还违反法律,同时又充任法官和陪审团执行法律,甚至像在代替上帝执行正义,都让我记起少年情怀。

拍《悲情城市》时,我常让梁朝伟看些书。空闲时,他就在旁边看书。拍完后,我习惯了看到好看的书就寄给他,或者去香港时顺道带给他。他可能也介绍给王家卫看,后来他们拍《蓝莓之夜》,找的编剧就是布洛克。

——侯孝贤

美国有个作家叫布洛克的,写的关于探案的书很棒。或许有机会我会跟他合作。

——梁朝伟

作者聪明到既放了大量好莱坞元素,又以他对元素步步为营的反讽,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反讽了自己的俗又有力。

——张大春

劳伦斯•布洛克小说里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不是福尔摩斯式的推理细节,它或许是散乱无用的,但就像一堆拼图,到了正确的时候轻轻摇一下,就会拼出来。

——朱天文

作为一个类型作家,同时又作为一个不愿驯服、抗拒的越界者,劳伦斯·布洛克皆做了精彩、高难度的表演和贡献。

——朱天心

◎获奖记录

★世界推理迷大会的安东尼奖(Anthony Awards):1987、1991年度长篇小说,1994、2001年度短篇小说集;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埃德加·爱伦·坡奖(Edgar Awards):1978年度平装本初版,1983、1992、1995年度长篇小说,1985、1991、1992、1994、1998、1999、2017年度短篇小说,1994年获颁终身大师奖(The Grand Master Award);

★美国私人侦探作家协会的夏姆斯奖(Shamus Awards):1982、1983、1987、1990、1991、1992、1994、1995年度长篇小说奖;1985、1994年度短篇小说奖,2002年获颁终身成就奖,2009年“马修·斯卡德”获年度角色奖;

★英国推理作家协会的钻石匕首奖(Cartier Diamond Dagger Award,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2004年度;

★日本的马耳他之鹰奖:1987、1992年度。

目录
用的是臺版譯本,但將臺版原譯名《烈酒一滴》改成《一滴烈酒》
用户评论
布洛克最放不下的还是吉姆·费伯,就像马修·斯卡德一样,系列最后一作,不是一个侦探小说最完美的结局,却是斯卡德系列里最克制的。从《葛洛根的最后一夜》到故事的起点《父之罪》再到最后这本落幕之作,一个月里与斯卡德作伴,游荡纽约。
《繁花将尽》之后马修还活着,还偶尔去葛洛根和米克彻夜长谈,并且聊到了小时候的邻居杰克……
这不会是当年没能出版的作品改的回忆录吧?
一个想要修正(弥补)所有错误的人。问题这东西往往无法修正。如水无倒流 bye(而我还剩最后一夜还没读呢)
读完小说的前夜,看完了《一个女酒鬼的肖像》,柏林街头不打烊的小酒馆,光怪陆离的颓废人生,无止境的买醉里,何尝不是另一种谋杀似水年华?然而马修身上,总有种无法摆脱的粘稠感,他用尽酒精以外的所有方法去挣脱过往,往事是巨大的行李箱,他步履蹒跚的踏上开往2046的列车,一种缓慢流动的节奏里,总也无法找到快乐的痕迹。这或许就是布洛克和马修的魅力,尤其对于中年人,我们想读的不是推理,而是短暂进入他们生活里窥见镜子中反射的自己。
就仿佛我自己每天都去匿名戒酒会。有时想我虽然不酗酒,但也有很多需要戒除的上瘾症。想想这些人物多少有些同质性,但为什么每个都像是真正地存在着。
马修回忆戒酒第一年 当时出现的每个人都有了不同的未来
怎麼...會這麼...無聊啊!
随机重读老布。这次的反派真是丧心病狂(给戒酒将满一年的马修全屋泼酒,细想也是颇具喜感)最后和米克一起回忆案子里各位20年后的现状,物是人非事事休。
诉说陈年往事,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