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死与重生的封面

死与重生

李虹

出版时间

2020-08-01

ISBN

9787220116452

评分

★★★★★

标签

考古

书籍介绍
在现代社会,我们对生命的终结和死亡的本质往往感到困惑和恐惧。然而,古代中国人却以独特的方式理解和面对死亡,他们将死亡视为生命循环的一部分,并通过葬礼仪式和生死信仰来寻求生命的延续。这本书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死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生命意义。
作者简介
李虹,山东大学宗教与社会问题研究所博士,现任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她专注于中外艺术史及中国工艺美术研究,致力于深入挖掘艺术与社会的联系,以丰富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成果,为艺术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荐理由
《死与重生》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古代中国人的死亡观念、葬礼习俗和生死信仰,展现了汉代墓葬文化中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考。通过剖析墓葬形制、随葬品、仪式文书等,揭示了古代中国人对生命、死亡和宇宙循环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这些信仰来缓解生死矛盾,寻求生命的延续。
适合哪些人读
对古代中国历史、文化、宗教感兴趣的读者
对生死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感兴趣的学者
对生命意义、个人成长有深刻思考的读者
以及对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生死观念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死而不亡者寿:死亡观念中的生命意识
一 没而不殆:从生的重要性到神仙信仰
二 顺与逆:再生信仰的逻辑依据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基于物质文化的汉代生死观研究。
都是翻来覆去的那些
整合性著作,作者引文都是大部头名作,也可见其用心。不过,凭个人直觉而言似乎忽略了一些年轻学者的成果,显得四平八稳,些微陈旧。章节结构与取名颇有讲究,就内容而言启发不多。
道教在汉代由黄老道发展,到了汉末,已经出现了如张陵的五斗米和张角的黄巾军等大规模的组织。现在的道教,就是从五斗米教(正一教)发展来的。汉代墓葬与道教密不可分。本书对墓葬器物的描写和解释,实在可以当作盗墓类小说写作的必备参考书,也可以从这里看出,一些盗墓小说的描写确实是言之有据的。
这么一个寒冷的冬夜值班中,翻完了这本图文并茂有趣的书,才发现这个居然是一篇博士论文,还是个女博士,肃然起敬,未知死焉知生,更好的活着,在佛经轮回思想传入中国之前,汉代人的生死观还是很有积极的一面
本书借助各种与墓葬有关的物质材料,介绍了汉代墓葬信仰形成的过程,探讨了墓葬信仰的变化情况。其中提到的关于汉人为离开尘世后再重返人间的努力,让我对于“死亡”有了新的认识。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汉代的墓葬信仰的主题及任务在于承认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并努力寻求重生的途径。
我一贯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此类研究最大的问题是,涉及到信仰的问题很多无法从文献上还原,因此也就不能做到“无一字无来历”,而引用道教文献,有时候又会将道教无限制地提前。如果哪一天能就同时期的,或者有历时性关系的墓葬做类似类型学的考察,说清变与不变,主线与次余,再结合文献,可能更有说服力些
你能想象得到这篇论文引用了接近四百篇人家的东西吗?文章中绝大部分的论据,结论都是来自于引用的文本,那还用你复述干嘛,列一个索引和提纲就是了,列举的有关文物应该是作者大部分都没有真正去实地观看,也没有去认真研究,别人说过的合了她的胃口就是她的结论,现在博士的论文也太水了。就这,还有一批人跟在后面叫好。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