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回顾展的回顾的封面

回顾展的回顾

陈丹青

出版时间

2020-10-01

ISBN

9787220119033

评分

★★★★★

标签

艺术

书籍介绍

美国东岸最重要的美术馆,例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每年会推出二十项左右专题展或个人回顾展。有的耗费巨资,策划经年,牵动四方,一票难求。陈丹青旅居美国期间,经常流连于各大美术馆与博物馆,观赏艺术原作。

《回顾展的回顾》记录了陈丹青在美国观看的50余场展览,广泛涉及艺术史上的重要艺术家和艺术流派,远自古希腊雕塑,卡拉瓦乔、委拉斯贵支、维米尔等,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代表画家,当代艺术家,乃至中国的古今艺术品。抛去艺术史,抛去定论,他以普通观众的视角审视原作,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与大师素面相对时的无声交谈。

*

【编辑推荐】

*

1、陈丹青旅居美国期间,观看的50余场艺术回顾展和专题展的“回顾”,记录下与原作素面相对时的无声交谈。

广泛涉及艺术史上的重要画家和流派,从卡拉瓦乔、委拉斯贵支、维米尔等,到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再到当代艺术家,旁涉古希腊和中国艺术作品。呈现一位画家直面大师原作,眼界大开后的真实反应,获得新的观画眼光与角度。

*

2、回顾展是由画见人的场所,看回顾展,是思考、领悟,是对艺术的温故知新。

一件作品的效果和意义永在变化,它取决于不同观众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的不同看法——朱耷在美国比在中国看上去更空灵;马蒂斯的作品因风格、主义太鲜明,反而越看越旧;弗洛伊德“孤胆英雄”式的创作,让人明白20世纪写实艺术大势已去……每一项回顾展都多少提醒或修正了旧有的无知、有知、偏见、宿见——原来如此,或者,原来并非如此。

*

3、游记式观画随笔,散文式艺术批评,画家陈丹青关于艺术的私人见解。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陌生的经验》。

目录
回顾展的回顾
乔治·德·基里柯
梵蒂冈博物馆收藏
地狱之门
印象派联展百年纪念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补标
有的内容似曾相识 好像在局部里看过 / 插图印刷不错
幸好读了读没直接买,就很一般吧。
太奇葩了,一堆以前出版过的文章换个书名重新出版,现在出版社也会割韭菜了😂
脱胎于纽约琐记,这本书是专门讲回顾展的,小书。对比不难看出,纽约琐记里的图片质量太差了,这本书做了更新,阅读体验更好了。 抛开画技,对艺术家来说,眼光比技巧更重要。搞艺术的,就得看大师原作,用原作把自己的眼光惯坏,惯得挑剔。很羡慕陈老师有如此丰富的阅历,看了那么多作品。
翻了翻,重点阅读最后一章“中国前卫艺术”。
笔记1.刚拜过朱耷(八大山人),猛一眼看到西方油画……,味道都太咸。 2.西方绘画善于描绘“实有”,中国绘画善于传达“空无” 3.董其昌,一看之下当即喜欢:不是出于知识、教养,只因无知而素面相对。(被教育后的不灵性)
【图书馆】跟着陈丹青看上个世纪的纽约回顾展……喜欢中西对比的一些思考
阅读体验反而拉下了一截,一句完整的话硬是被作品图片拆分至两页这么远
看不少人说许多内容是《纽约琐记》中的旧文,我那本书因为还躺在书橱里睡大觉,所以觉得这本甚好。陈丹青在书末写道:“若有喜欢阅读文字的朋友当作文字阅读了,我也高兴:这只是回顾展的回顾,不是回顾展。”心想难怪我读得这么欢喜,因为看字看画都喜欢,经常读着读着就去找画看(电子画,有好过无),看过瘾了回头再接着读。陈丹青从来话锋犀利观点暧昧,很多话说了等于没说,但没办法,就是喜欢他那种有点做作的漫不经心或者叫装出来的玩世不恭,况且,他行文如说话,不时会冒出句把断语来,斩钉截铁,因为直接和精准而格外动人。他说他记不清看了多少回顾展,接着马上谦虚,说自己只是一个与大师素面相对,看得目瞪口呆的观者。那普通读者如我,实在是万般距离遥远,却也因此有了许多观看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