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的封面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

杨念群

出版时间

2020-11-01

ISBN

9787220119224

评分

★★★★★

标签

社会

书籍介绍

本书为对当代历史研的全面反思与阐释,以及反映出西方各种史学思潮在中国史学界的应用状况。本书不仅是作者近二十年对此一问题的持续思考的精粹集结,作者所提出的拓展史学进境的新思路需从跨学科的角度借鉴社会学的“中层理论”,更是史学界努力建立新研究范式的一次卓见成效的尝试。作者借对当代历史研究的反思与阐释,向更多学人分享了兼具全球视野的研究素养、剖析事物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研究思路和超越学科专业壁垒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宏观上要思考当代思潮变动下的政治动态与社会发展,微观上要带着问题意识深入社会观察生活,以此锤炼史学工作者通达的问题意识及超越局部事件的洞察力。

目录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
——关于学术历程的对话与反思(代序)
上 篇
“理论旅行”的反省与批评
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或许是受九十年代中叶留美的影响,作为亲眼见证并且亲身参与了那个年代思想大转向的人,作者对于上世纪思潮的把握之敏锐令人叹服,以至于我在读到一半时才注意到这是十数年前论文集的再版。杨念群先生对于理论旅行的执着与探索也颇有教益。 印象最深的是他论述近代医学制度在中国建立以及其如何制造并规训了一个医疗公共空间,其中对“四大门”信仰、顶香人行为与底层百姓信仰的研究甚至让我联想到了《奶酪与蛆虫》(指的是这种探究普通人的信仰世界与信仰行为,以及其与官方规训之间的冲突)——即使我写下这段话时还未能读到这本书。 感谢壹卷的赠书,让我有机会向追赶者致敬。
没有看完,说实话,语言表达真的是好。
此书是杨念群先生多年前的文集再版,虽是再版,如今读来依旧是让人如沐春风、“新”味盎然。上篇作者以引介西方中国学研究范式开山,引介同时即对传统僵化的“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进行反思,矛头直指传统历史研究中偏擅史料挖掘而疏于问题意识和理论建构的现状。在《儒学》一章中作者借经济学中的“制度成本”理论对儒学在传统中国国家控制和治理过程中的变迁进行解剖,可谓大开大合、气象万千。下篇是作者跨学科入史的探索,历史研究不是孤岛,社会学、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果应当成为历史研究的“新工具”,没有理由被悬置弃用。《民国初年北京地区“四大门”信仰与“地方感觉”的构造》《缠足由“美”变“丑”历史进程的身体政治学分析》两章尤为精彩,可以看出作者在方法论更新的同时也在努力完成历史叙事的转向。
杨念群此书中申言中国历史学研究中社会史和文化史转向的重要性,尤其通过文化史,对民间自治的文化符号和社会心态的重建,突出了与现代化和革命两种以政治史为核心的历史叙事相对的民间话语的自治性叙事。作者受文化史影响较深,尤其是杜赞奇的研究,其中层理论也是对社会史中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西式划分比附中国史的反思。
很犀利的反思
每个字都认识,拼在一起咱就读不懂反正。不是书的问题
美籍理论来华旅行的梳理的阅读感很舒服。关于缠足没太理解,洋洋洒洒万字核心观点就是认为缠足也有女性的自主性在其中(虽然理解框架和讨论层次不同)。
不给💯,都不好意思~书是多年前就在图书馆翻过的,只是当年脑腹更空,竟然读来没啥印象,真眼中了了心下匆匆,罪过罪过~ 该书,其中一篇长文《儒学作为传统中国的“意识形态”合法性的历史及其终结》,简直写到光芒万丈了,拜服。还有一篇《防疫行为与空间政治》,犹如预言帝了。 另,以杨念群的才情学识,怎么忍受得了戴逸这种中学教师级?不解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