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如果父母老后难相处的封面

如果父母老后难相处

[美] 格雷丝·勒博

出版时间

2020-12-01

ISBN

9787220119446

评分

★★★★★

标签

心理学

书籍介绍

如何陪伴他们走过晚年,而不再彼此伤害?

最健康的陪伴心态,最务实的应对建议

面对难相处的父母 读这一本书就够了!

◎ 编辑推荐

在这个快速发展又变幻莫测的世界里,你或许一直在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希望活出最好的自己。

然而,父母却经常在毫无保留地爱你的过程里失去了自我。身体机能衰退已让人无比沮丧,他们还要接受自身观念落后和失去家庭话语权的残酷现实。父母可能变得小心翼翼、失落、沉默,可能因害怕孤单而对你有诸多要求,也可能以一种惯性的关爱模式,试图进入你的生活,干涉一切……这份爱让人心疼,也成为负担,让你无奈,让你抓狂,让你无所适从。

但是,谁更有机会改变呢?

趁一切还来得及,给自己一个与父母好好相处的机会吧。

☆ 与年长父母相处的实用指南

本书聚焦两代相处难题,帮助身心疲惫的你建立更健康的陪伴心态,为深感焦灼的你提供更务实的应对建议。

作者归纳出六大类型父母行为模式,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帮读者评估“父母是否真的难相处”。25个经典案例以父母的问题行为和子女的应对模式展开,在反思和梳理清楚立场和原因后,作者会带你以富有智慧的语言范式进入情景演练。案例之间环环相扣,不管父母是老后难相处,还是持续一生的人格模式,书中都有贴切的应对策略和温馨小贴士。也许你会获得摆脱恶性循环的力量,也会还会变得更爱父母呢。

☆ 作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两位作者皆为资历超过30年的社工师,接触过很多类型的“问题父母”。阅读本书,首先获得的就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意识到原来有那么多人跟你有同样的处境,会让你感到如释重负。其次就是身临其境的感受,熟悉的语言和行为模式出自作者的看护经历,因此你会看到更有针对性的建议而非宽泛的理论和模糊的概念。

☆ 成年子女视角

面对难相处的父母,请先训练自己的同理心。了解父母看似“麻烦行为”的根源,往往是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痛苦。然后运用这层理解,改善你与父母的相处方式。重新认识父母的“自作主张”和不被接受的“为你好”,审视自己的沟通模式;同时以平和的心态陪父母面对老年课题,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父母很难改变,但你可以选择和他们不同的道路,尽力照顾好未来的自己,学习优雅地变老……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来自专业人士的与年长父母相处指南,两位作者有30年以上的老人看护经验,面对过许多难相处的父母,他们会帮助你与家中长辈实现更顺畅的沟通。本书针对一些复杂案例提供了中肯的建议,还有关于“如何陪父母面对老年课题”和“如何陪自己优雅变老”的贴心指南。也许你不能完全改变父母,但至少可以从愤怒、懊悔、内疚、自责的恶性循环中逃脱出来,学会接受这一切,尽可能照顾好他们的晚年生活,并不再步父母后尘……

目录
前言
本书架构
1依赖型父母
你跑到哪里去了?
2泼冷水型父母(上)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之一就是看到了“老年人”,以及人到晚年特有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我有几个同学在HK做的是老年人的心理咨询,他们谈起这些老人和他们的儿女时会有很多的感叹,其中很多类亲子关系在在这本里都有体现。我觉得非常适合家有老人的子女们看。
每一种父母都有其内在原因,了解是一方面,有能力解决是另一方面了,突然有点伤感,既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成体系的老年介入体系,更没有随时可以帮着儿女出谋划策的医生可以精心帮忙,种种矛盾,了解这些问题,反而觉着更加无解了
部分观点,恕难以认同。父母不是老了之后才“难相处”,这种人格缺陷、情感障碍其实早就存在,只是迫于职业身份、社交礼仪暂时封印。当父母从“职业人”蜕化为“自然人”,黑洞才真正打开。所以,沟通一定要趁早,不要拖到老。
通过理解与共情来卸下过度的防御反应,照顾自己的需求,设置边界,抵御内心的愧疚感,必要时寻求外界帮助。这是一本老年心理的好书,愿和我爱的人幸福相处。
在与人格或者说性格缺陷的父母相处时,书中的案例会有实际帮助,对生活中必须与垃圾人打交道的时候也会有些帮助——如何优雅的退出而不影响自己的心情。
“老去心理学”,真重要。
不仅是“老后”难相处的父母,同样适用于各个年龄段难相处的父母,只是很多经验和实践,没有亲身经历过,也很难有感触。与人相处这件事,亲密关系这件事,懂很多道理也是依然处理不好的,读的过程中会获得一些勇气,噢,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有难相处的父母啊。
读完觉得真的是很实在的一本书,在点明“父母很难改变”的前提下让子女能够有办法做到善待自己与善待父母,毕竟没多少人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能与父母达成彻底的和解。要是说感受到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的时刻,读这本书绝对算一个,当你开始用书中所列举的方法或“话术”来化解父母的攻击时,你就再也不是那个可以单纯依赖他们的孩子了,亲子关系转变为成人之间的较量。理解父母,解放自己,就算我们缺乏书中的一些具体资源,其方向性的指导也能让读者意识到“并不是只有我遇到这样的事”以及“原来现在也来得及改变”。
我的原则:父母很难再改变了,相对而言我更好改变,那就我多做点改变吧。
跟父母的关系一直是很难的话题。朋友是自己选择的,父母却是分配来的。中国人非常强调孝道,听话似乎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却与现代独立自主的人文环境产生了冲突。理解和尊重是交流的基础,又无法完美的应用在父母关系里。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