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德意志文学简史的封面

德意志文学简史

[德]海因茨·史腊斐

出版时间

2023-06-30

ISBN

9787220125560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 德意志文学的深度阐释,荣获德国文学评论最高奖默尔克奖。

※ 中文版首版豆瓣评分9.4,长期雄踞豆瓣外国文学史图书排行榜第六名

※ 二战后正视“德意志性”的重磅批评之作,日耳曼学学者触及灵魂的自我审查

德国文学的伟大作品姗姗来迟:在意大利、法国或西班牙文学的经典时代之后,才有了我们现在算作世界文学的德国作品。这部小巧而富有启发性的文学史追溯了这种延迟的发生。凡是文学史,都以呈述文学史貌为撰写准绳,而《德意志文学简史》的研究却难得采取了一种严肃的辩争方法,认为那些做日耳曼学的人,首先应当扪心自问:是否在文学研究中躲避了那个广受诟病却从未辨明的德意志性?是否在那些不愿看见的东西(比如遗忘和错误的判断)面前下意识闭上了眼睛?史腊斐在《德意志文学简史》中寻求建立一种全新的因果关系。

————————

“德语文学史上有过两次世界级高峰的出现,本书将它们放在特殊的历史前提下来考察:18世纪晚期,德意志文学第一次异军突起,成为欧洲文坛领袖,这次崛起与莱辛、赫尔德、歌德和席勒的名字联在一起;德意志文学第二次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在20世纪初,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的读者依然在阅读那个时期的作家:里尔克、卡夫卡、施尼茨勒、斯蒂芬·茨威格和托马斯·曼。”

作家,尤其是表现主义作家,既惊惧于历史中的预兆,又为其所吸引,而历史的真实最终超越了文学想象中的灾难。

语言的自由是文学生存的基础,文学想象力不能受政治和道德的约束。如果作家必须先对每个词进行审查,判断它们是否属于违禁语之列,它们是否在为德意志犯下的罪行辩护,他就失去了自由想象的勇气。

作者

海因茨·史腊斐(Heinz Schlaffer),1939年生,斯图加特大学德文系荣休教授,当代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发表专著《神灵之语——诗歌的目的和方法》(2012),《解缚了的文字:尼采的风格及影响》(2007),《文学与知识:美学的形成和语文学认识的产生》(2002),《19世纪的譬喻:<浮士德>第二部》(1989),《审美历史主义研究》(1975)等。因其富有个性和文采的学术写作和文学评论,荣获柏林国家艺术院颁发的亨利希·曼文学奖(2008)以及德意志语言文学院颁发的文学评论最高奖默尔克奖(2012)。

译者

胡蔚,1978年生,浙江慈溪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与德国慕尼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德语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德语近现代文学,曾获王选青年学者奖和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一等奖等。

目录
中文版序 /001
文化记忆中的德意志文学史(代译序)/001
引言 德意志 /001
第一章 失败的开端 /019
第一节 被遗忘的中世纪 /01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终于
德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文学也很年轻,到了18世纪才开始有趣,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和但丁、莎士比亚一样优秀的作家。德国小说是不流行的,因为行文太晦涩,喜欢在里面讨论哲学,没有紧张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激动人心的爱情故事。能够流行的德国作家往往是模仿英美的。
译得太好了…根本不舍得读完,会翻好多遍。
常规文学史所暗示的从八世纪至今的“德意志文学”语境到头来不过是一种虚构的传统,是日耳曼的一个脚注。在作者看来德意志文学演变有着自己的“特殊道路”——1750-1950年,两世纪里德意志产生世界文学的世俗化的两个阶段,也是宗教能量向文学转化的两次成功。
不算好读的文学简史。18世纪前的德意志文学还不能算作是文学。它深受中世纪宗教信仰的影响,甚至很多人都不主动说德语(当时只有对下层民众才说德语,其他人主要说拉丁语或法语)。文学在当时仅算是娱乐而未被重视。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欧洲刮起旋风,但还是没太影响文学的发展与改变。诗歌因为适合吟诵(同时与宗教紧密联系)而变得受欢迎。“永生”成为了当时的常用词。18世纪中后期才迎来了德意志文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自18世纪起,哲学占领了小说中原属于神学的领地。读者可在《魔山》《没有个性的人》当中找到作者在作品中放置的哲学思考。19世纪似乎在低迷中度过。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再次迎来文学上的又一次高峰。总感觉德意志文学在新现象与旧要求中不断螺旋上升改变发展,不变的是感伤主义和“没落文学”的特色领域(偏爱主题)。
带着对17-18c德意志巴洛克戏剧的背景知识的需求打开这本小而厚重的书,意外收获一本精彩的文学史作。无处不能感受到作者的坦荡与通透,那种百无禁忌的研究态度是学术研究的稀罕之物。史腊斐熟稔于多重视角的适时切换:文学史、社会史、教育史与思想史,随后将它们融合在一起,令读者获得一种通透知见。
经典不朽
读来酣畅淋漓的杰作。德意志文学的真正兴起(1750后)与新教尤其是虔敬派密切相关,宗教式热情向荷马、莎士比亚等古典文学的扩展、对个人心灵内部的忏悔式发掘构成其质料,新教语言则构成其形式,文学艺术因而成为宗教的替代品(音乐演出与话剧也逐渐成为现代的弥撒,剧院成为了教堂而非娱乐场所)。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犹太人比德意志更德意志,复兴经典时代的憧憬与对现代危机的感知导致了一批最伟大的没落主题文学;保持不变的是其虔诚与内倾气质。在无法逃避的政治正确与自我审查中,战后文学乏善可陈,似已永无再起之日。能作为德意志的他者来欣赏德意志文学,甚至于寻觅某种“德意志性”的东西(这是德国人已经没法放开手脚去做的事情),我感到幸运。
一星单纯给定价,巴掌大小的188页,十万字,定价是58元!!
德意志文化起源于宗教语言的世俗化。到了19世纪末,启蒙后的犹太人重新赋予世俗化的德意志文化以神圣意义,他们对于这一新文化的信仰有着教徒般的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