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心通意会的封面

心通意会

杨天宏

出版时间

2023-08-01

ISBN

9787220133046

评分

★★★★★
书籍介绍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史学有着数千年的学术积淀,作为现代学科,历史学的发展也已远逾百年。近百年来,新的理论方法层出不穷,研究者目迷五色,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一味死守旧法,崇尚实证,未必合宜。“史无定法”,本书作者整理了自己多年来有关史学理论的研究,在认同“实证”价值的前提下,总结了许多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本书涉及的领域与研究范围较宽,将不同知识领域的文章编排在同一本书中,可以引起更多读者的兴趣。

杨天宏,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领域跨越政治、法律、宗教、外交,成果丰硕。已出版学术著作9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发表32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课题3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

目录
序/001
上 编 史学理论与方法探讨
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003
中国文化中的“形上”与兰克史学中的“虚质”/026
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047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史无定法”,一味死守旧法,崇尚实证,未必合宜,在认同“实证”价值的前提下,探索自己的路,别人“求实”,我偏“务虚”,或不失为合宜的选择。
杨老师金针度人。虽然近几年自己已逐渐远离中国近代史领域,但杨老师的治学经验,对于古代史的研究也颇有启发,一边读一边自我对照。总的来说,杨老师特别看重论文写作中的思考,要有自己的思想,决不能仅仅是史料罗列;亦强调历史因素之间的复杂关联,概念辨析,将具体、局部的研究与具有全国意义的重要问题关联。
理论实证、虚实关系、史料史识,这三组词是评价学人段位高低的常用词,字异理同。做实证多了,总要谈点理论的,概实证多了,谈理论就有几分底气,若不谈点理论则可能被评论者“化约”。然而做理论多了的很难谈实证,两者进路与出处不同。书名虚证,文中强调史实重建的价值,读完本书更应对照作者的实证研究。有关北洋政治史的两篇批评,虽是旧文,读起来仍畅快淋漓。北洋史、北洋军阀史和北洋时期史有交叉有分别。书评写得精当,不回避问题,又提出问题,且提出的问题十分符合本书作者定义的“理论问题”。书评的写法值得模仿。作者在几篇文章中反复提及区域研究的问题,怀疑区域代表中国的研究做法。我想,区域能不能代表中国,更像是个伪命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已经把“不能”的答案写出来了。关键应在于研究者提出了何种研究问题,点在问题意识上。
一本谨慎又客观的论文集,提出了很多切要的问题。
上编是精华所在,心通意会,引用陈寅恪的说法,虚证系指历史研究中要有形而上的思维。杨以兰克为例,他认为实证主义是对兰克史学的误读,兰克在自身的著作中展示了史学理论与方法,充分体现了对形上精神层面的重视,民国史学的成就也是基于虚实并重的结果。作者高度重视将中国传统文论与西方现代学术理论相结合,多篇文章的内容都围绕此展开,进行中西对比,好像近现代思想史领域通常的做法,罗志田、王汎森均是如此。在谈到学科中国化时,杨说要坚持国际化的前提,否则以“化”为代价将失去与境外交流的话语权。作者强调政治史在民国史研究中的重要性,甚至说“全部民国史都是政治史”,盲目追随西方史学界的学术关怀不符合国情。关于北洋军阀研究,作者用了许多案例证明这一时期的“成绩”,当然他明确指出实际是北洋政府因其控制力有限自然形成的状态
读史以明心
什么样的“虚”才是历史研究中需要的,作者将我们带回到民国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之中,将不同学者不同的看法产生之缘由,各学说发展之变化,以及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历史,都详细进行了剖析,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学术史考论著!
杨老师是我十分敬佩的一位老师,他的学术研究成果学界有目共睹,自不待言。本书需要好好琢磨的是上编和下编。以我肤浅的认识,杨老师以实证见长,曹锟贿选和罗文干案研究可见一斑。但第一部分杨老师呈现出他强调“虚证”的一面,尤见其史识宏阔的一面,而桐城派一文是一篇可以反腐学习揣摩的学术史佳作。老一辈学人的武器库里真的是装备满满啊。另外可以好好咀嚼的是两篇附录里面有不少学界轶事,从中可以一窥80-90年代的学术生态,当然还有一些可以挖掘的学术八卦,那就自待有心人去考究了。
精彩
书不错,只是校对不精, 76页脚注“背景”竟误作北京,主事者也应该自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