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意识的危机的封面

中国意识的危机

林毓生

出版时间

1987-12-31

ISBN

9787221001399

评分

★★★★★
书籍介绍

这本书《中国意识的危机》出版于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已经成为一个经典著作。它提出的一个关于“五四”还有新文化时期的诠释,跟李泽厚所说的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一样,被认为是一个很经典的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诠释。

林毓生(Yu-sheng Lin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系教授、当代著名学者。

林毓生,1934年生于沈阳(原籍山东省龙口)。七岁时移居北京(当时称作北平),先后毕业于北师附小、北师附中。14岁时随家人迁入台湾,1958年获台湾大学历史系文学士。1960年赴美深造,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哲学博士,1969年至1970年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1970年开始执教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学系,主讲中国思想史,于2004年退休,改任该系荣誉教授。

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主要有: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1986),(该书中译本《中国意识的危机》于1988出版)、《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1...

(展开全部)

目录
著者弁言
增订再版前言
序 【美】本杰明·史华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五四时期全盘性反传统主义的根源(上)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林先生的学术代表作,语言却能如此平易近人(虽然是译本),实属难得。他的几处提法对今天的读者理解五四时期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性征有极大的启发性,尽管身受中国大陆历史教育的读者们很难认同林氏的部分观点。此书读着有浅显之特点,大概也与其最初写作时的拟想读者主要集中于美欧诸国有关。
各种启发,各种膜拜啊...奇理斯玛\支援意识,光这两点的阐述,就让我有了1000多字的灵感,整体论,全盘论就不说了,“胡诌”路上全靠它...嗯,袁伟时你根本就没批到点子上,很无力的...最后,真心希望此书能再版!
了解五四思潮的不错的启蒙读物
此书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为例,考察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一如对同时代的唯科学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的研究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对林先生的结论,即全盘西化不可行,一方面须实行政治改革,追求民主自由,另一方面须重视传统,追求创造性转换,基本认同(唯前者论述不够,当与删节有关)。其中提到的从思想文化层面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受传统整体观思想之影响,在今日看来,仍然很有市场,“你跟他谈体制,他就跟你谈文化”是也。个人倾向于认为,在一个糟糕透了的专政体制下,公民素质也提高不到哪里去。书中对鲁迅先生的论述颇为精彩,如云“在晦暗的虚无主义之中,挣扎着保持他献身于中国之新生的信誓,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大致如此。最后谈到毛氏文革跟五四反传统主义的关系,也很有意思。甲午立春日筱堂记。
这本书可以说彻底影响了我本科时候的思维模式,特别喜欢。
22号早上七点林先生驾鹤西游,重读此书缅怀先生。 先生治学,直面“巨大的历史性困惑”,坚守“知识贵族精神”,不仅增广我的见识,也让我在阅读中陶铸性格。
很“惶恐”地标记下已读,因为从来没有理解过,看不懂具体的论证,也不能明白作者的思路。但是或多或少能够体会到林先生的出发点,会被打动,会留下眼泪,会不自觉地悲伤和愤怒。不忘记,也许是对那些被打动又念不懂的书最好的回报之一,纪念林先生。
写了个书评。说需要审核。为什么我每次写书评都会被审核啊。我写啥了请问。哪里敏感啊。我真的服了啊。
八十年代的书,题目和论述都是大开大合的味道,读起来有酣畅之感,但是又觉得其论证观点的过程比较简略。民族主义为何与强烈的反传统主义联系到一起,在今天仍然是值得思索的问题。
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不过是对传统主义的另一番展演,而在这展演的过程中自然是有优有劣,有矛盾有冲突,所以从根本上就不可能抛弃传统的思想,而那十年更是一场极端的发展,但是如何在这一场延续数百年的运动中(如今似乎仍在发生变化),获得一种新的生机,至今仍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