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水摆夷风土记的封面

水摆夷风土记

姚荷生

出版时间

2002-12-31

ISBN

9787222035614

评分

★★★★★

标签

游记

书籍介绍

摆夷,清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对傣族的他称。傣族历来自称“傣”,新中国建立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民国年间俗称的“水摆夷”,多指依水而居的傣族;“汉摆夷”,也有写为“旱摆夷”的,前者,是从她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对往内地靠,并与汉文化有更多近似之处而论,后者之“早”,是相对“水摆夷”之“水”而言,多指居于半山坡与溪谷地带的傣族。

目录
自序
第一部 征程记
1 离别了美丽的山城――昆明
2 滇越道上
3 摇篮车中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接近
以游人的视角写的旧时版纳的风俗见闻,非常好,虽然有些看法不定正确,但都是第一手资料,有些干货,现在那边的年轻一代都不一定了解。可惜我看的这一版阉割了图片,非常遗憾
从游记的角度,有很强的可读性,逻辑和叙事严密,考证严谨,亦是不可多得的西双版纳等地史料,更为重要的是作者的家国情怀,令人动容
细致有趣
老版書有五十五幅圖,新版沒了:(
趣味性很强,尤其是元江猪恶、同浴的故事很有趣。 看到过一篇报道说“日本人起源于云南”,此法不再细究,书中谈及水摆夷姑娘喜爱沐浴,有时也约男友同浴,这倒是和日本的温泉文化如出一辙。作者文中记载应约衣能摩姑娘同去洗澡而被戏弄,倒是有些伊豆舞女的童趣。
20世纪30、40年代,抗日战争仍在继续,国府已经迁到重庆,这时候官方需要积极构建“中华国族”来提防日本消解“内亚边疆”的野心,同时帮助进行战争动员,而对西南边疆建设工作也开始重视起来。姚荷生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在1938年通过云南省建设厅组织的边疆实业考察组前往西双版纳进行调查旅行。姚荷生将摆夷人视为不受工业文化侵扰的“高贵的野蛮人”,同时又强调他们族群上与汉人的混种,生活习惯上的汉化大趋势,以及作为“中华国族”一份子的民族地位。这种旅行书写中的民族意识,实际上又能往前追溯到18世纪末以降西方浪漫主义兴起与民族认同初步形成的时刻。无论如何,书里写的都是80年前的摆夷自然与文化景观,对“消失的过去”的记载是非常宝贵的。
这真是一本猎奇好书,几十年前云南南部傣族风土人情,尤其对母权社会的婚恋观感兴趣。下次去云南南部前再复读
联大才子在十二版纳的记忆,余18年在勐景来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