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的封面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法)伯希和

出版时间

2007-12-01

ISBN

9787226036020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敦煌石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本书作者伯希和,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卓越的探险精神,为我们揭开了敦煌石窟神秘的面纱。在本书中,读者将跟随伯希和的脚步,一同穿越时空,感受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与沧桑。
作者简介
这位作者于1878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法国国立现代东方语言学院,师从著名东方学大师沙畹、科迪埃学习中国学与亚洲文化。1900年成为法兰西远东学院研究员,1905年担任法国中亚考察队队长,曾从敦煌莫高窟劫走6000余件敦煌写本等珍贵文物。回国后任法兰西学院教授,专注于中亚学、中外关系史和蒙古史研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中国学家、敦煌学权威,1945年病逝于巴黎。
推荐理由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是一部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学术著作,通过深入剖析敦煌石窟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为读者展现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化交融与碰撞。书中不仅详细记录了伯希和的探险经历,还揭示了敦煌文献对于研究古代亚洲文化的重大价值,为读者提供了了解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历史和文化的独特视角。
适合哪些人读
对敦煌学、佛教艺术、古代丝绸之路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
对历史文化有浓厚兴趣的读者
希望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广大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卷一 沙州千佛洞(第1~30号洞)卷二 沙州千佛洞(第31~72号洞) 卷三 沙州千佛洞(第73~111a号洞)卷四 沙州千佛洞(第112a~120n号洞)卷五 沙州千佛洞(第1200~146号洞)卷六 沙州千佛洞(第146a~182号洞)附录 敦煌石窟各家编号对照表 敦煌藏经洞访书记 高地亚洲三年探险记 伯希和的传奇学术生涯后记编后记
用户评论
这厮集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艺术学、文献学、汉学、突厥学、蒙古学、藏学、伊朗学、南海学、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西域夷教(景教、袄教、摩尼教、萨满教)、民间宗教学专家于一身。顺便给敦煌莫高窟上百个洞窟挨着编号。还不忘劫了大批经书去法国。
因时间模糊了身世的供养人,在砂岩窟壁上潜心描绘的工匠,影像工具欠缺的时代大半靠文字记录的伯希和,还是挤在帝都地铁中手机靠想象阅读这样一本书的我,不知道谁更令人感动
可以作为方法课的前人笔记备览书。在洞里就逐字辨认题识,感慨。
150窟
我觉得这本书印的还行,不过错别字确实多了些,有些译文也不大通顺,影响了作为资料的可靠性。
“笔记”就很有灵性
翻译有问题,许多语句不太顺,读起来略吃力。可作为资料看一看。
Plan A: P Pelliot 1/1 S Hedin 0/1 M A Stein 0/1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