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
这部讲义,是要说明清朝一代学术变迁之大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分量和价值。为什么题目不叫做清代学术呢?因为晚明的二十多年,已经开清学的先河,民国的十来年,也可以算清学的结束和蜕化。把最近三百年认做学术史上一个时代的单位,似还适当,所以定名为《近三百年学术史》。
本书为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等校任教时的讲义,成书于1923年至1925年春,论述了晚明至民初中国近三百年的学术变迁与学人风貌,气势壮观,文笔流畅,条分缕析,深入浅出。甫一问世,即受到学界好评,至今依然是了解清代学术史的必读书。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与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后流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大力传播新学,言论风行一时。1912年回国后,曾任北洋政府内阁总长。1915年策划护国讨袁,保卫共和。1918年至1920年赴欧洲考察,晚年潜心著述,出任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教授。一生著述达千余万字,多收录于《饮冰室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