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佛教法缘宗族研究的封面

佛教法缘宗族研究

张雪松

出版时间

2015-11-01

ISBN

9787300220833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将宗族概念引入明清以来中国佛教传统宗派的研究之中,提出了“法缘宗族”的命题,全面探讨了模拟宗法制度在中国佛教中的宗派组织、寺院管理、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意义。笔者尝试说明在剃度、受戒、传法过程中,同一位僧人有可能产生出多种“法号”的现象,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背后代表的宗派意义。本书认为:以派辈谱系编制为典型特征的禅宗与“遍利三根”的净土宗之间的“禅净关系”,并非并列的两个教派团体的关系,而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互补关系,前者维护了中国佛教僧侣的正统性,后者则成为正统佛教与民间信仰之间交流的重要中介。

张雪松

男,北京人,笔名雨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宗教学教研室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全职研究员。

目录
导言 禅净关系: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一章 传统汉地佛教宗派组织性探析
第一节 引言:剃度家庭与传法家族
第二节 传统佛教中祭祖仪式与功能
第三节 僧人的名字派辈与谱系的编织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把明清的宗族制度和寺院制度整合在一起,世俗和神圣的结合。。。
外在形式是清楚了,但深层次的制度因素不足,还有思想上(观念上)的援引不多。个别材料能严谨些寻找史源就更好了。
1、僧侣在出家后摆脱了世俗家族,但通过剃度形成了法缘宗族,这是中国宗族社会中的特殊宗教组织形态。2、十方丛林只传法不剃度,子孙庙不传法只剃度的分工构成了明清的佛教内部“规则”。3、简单认为家族(宗族)形态的组织形式是落后的,这种想法忽略了其在历史上的成就。4、明嘉靖大议礼之后,打破了此前民间的祭祖传统,使得旁支也可以联合起来祭祀久远的祖先,这对中国宗族的壮大发挥了重大影响。6、十方丛林-房头-子孙庙共同构成了明清的佛教组织结构,丛林被认为是“共同财产”,不同的派系(房头)轮流执掌丛林,从中获得赋闲期间的来源。即便是住持,其根本的私人财产也是自己拥有的“子孙庙”。其中剃度的才是自己真正的徒子徒孙,不过丛林中通过不得传法给自己的剃度弟子的规定,保证了丛林不会沦为子孙庙。(官方的态度也是支持丛林)
三星半,前半部分不错,后半完全属于强行拼凑。
冲着“宗族”看了个热闹。作者一面说着突破现代化范式,实际上还是借着人类学的亲缘关系,从科层制跳到了宗族制。作为外行人,大致能明白书里讲的世俗和法缘宗族的相似性,但是套模式留下的痕迹,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在香港念了三年博士,论文改了两本大书!完全汲取了港中文文宗系和“华南学派”的思想精华,人大哲学系佛学研究的文本功底也没有丢掉,佩服佩服!
前两章还好,第三章不咋地。佛教法缘宗族,还不如直接叫佛缘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