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社会的构成的封面

社会的构成

[英]安东尼·吉登斯

出版时间

2016-04-30

ISBN

9787300227504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本书是吉登斯的社会理论纲领,也是吉登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在书中,吉登斯对结构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提纲契领式的总结,论述了社会结构和个人能动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社会学家们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各相关学派思想的批判性总结和创造性论述,吉登斯提出了自己的“结构化理论”:一种建立在结构二重性基础上的理论。本书的主要贡献就在于打破了以往的二元方法论,确立了“结构二重性”理论。一方面,社会结构本身既是由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因此,它应当受制于人的活动,另一方面,经过人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结构又是行动得以建立起来的桥梁和中介。

目录
引 言/1
第一章 结构化理论要点/1
1. 行动者与能动作用 /5
2. 能动作用与权力 /13
3. 结构与结构化 /15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待重读。。。
前三章有点枯燥了,后几章还是蛮有意思的。(还好有术语表 本书讲结构化理论时关注的问题: 1.人行为的主动性与反思性。 2.结构、系统与社会再生产(包括论结构社会学与方法论个体主义) 3.进化论与社会理论(批判帕森斯的进化观) 4.经验主义哲学在自科领域的淡去,与该趋势对社科领域的影响
330页讲马基雅维利的部分看的很开心。吉登斯的著作一向给人智力上的启发和愉悦。但是看了一下豆瓣上的评论,对今天的读者包括我,这本书其实很不容易读。勉强来说,吉登斯构造的像是一个空中楼阁,其中很少提到具体的人类行动,而人类社会的环境也被剔除得干干净净。它不是行动指南。它深化了读者对每一个主题的认知,但这意味着什么,就依赖于读者自己了。//吉登斯的副标题,指明了改进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从结构走向结构化的,在主流的美国社会学之外创新的雄心。在更大的历史视野中,吉登斯改进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框架,把结构化-时间更深地嵌入结构/形式之中,众多的新过程因而得以被嵌入理论:日常接触、记忆、信任、时间、约束、进化、意外后果。了不起的成就
社会是如何构成的?社会由嵌入在时空关系中的社会实践构成。行动者通过社会实践再生产出其行动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即结构。结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行动者反复循环使用的规则与资源。
入门啃的第一个硬骨头。
翻了一下行动理论的内容,称不上读过
作为一位博学的非一流思想家,吉登斯确实适合去编教材。本书的思想底色无疑是“大杂烩”的,这并非因为作者旁征博引了大量人名和研究,这种做法并非不能诞生伟大的作品。关键在于,作者处理它们的方式仅仅在于拼贴罗列,而他自己的思考只能生存在夹缝中。他的敏锐在于,确实抓住了破除二元论这个关键时刻,可就连他自己也意识到古典思想家并非没有这个面向。既然如此,现代思想何以成立又如何展开?我想,光是靠概念,图表,和500页的长篇大论肯定无法解决。
痛苦地看完了,要说得到了什么好像也没有,对前人理论的综述很棒。事后思维只是加入了一些结构思想和时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