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面对现代世界问题的人类学的封面

面对现代世界问题的人类学

[法]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出版时间

2016-09-01

ISBN

9787300234762

评分

★★★★★
书籍介绍
1986年春,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第四次出访日本,在此期间他应石坂基金会的邀请在东京做了三场演讲,这三场演讲正是此书的三个部分,演讲所围绕的主题即为此书的书名:面对现代世界问题的人类学。 为了突出并深入探讨此书的中心主旨,并使之贴近现实,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从他的作品中吸取灵感。他翻读了曾让自己声名大噪的文章,重新提出了一直担忧的重要社会问题,特别是“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的关系。或者说他还在找寻着人文主义的新形式以面对当今这个巨变中的世界的未来。 在这里,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老读者们能够找到那些他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而对于新一代读者来说,这位著名的人类学家将提供给他们一种未来的视角。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强调人类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人文主义”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在思忖着“西方文化霸权的终结”以及文化相对主义与道德评判之间的联系。当他在审视一个全球化了的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时,主要关注的是经济活动、非自然生育问题以及科学思想与神话思想之间的联系。 在这三场演讲中,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表现出了对这个正要迈进21世纪的世界的担忧,因为它正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意识形态爆炸”的多种形式与传统主义演变之间的类同。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当初五位结构主义大师之一。 译者简介:栾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法语系任教,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法国社会与文化。出版《新编法国语言与文化》一书。 列维-斯特劳斯早年就学于巴黎大学。青年时代爱好哲学,并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嗣后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自195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他的学术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 在素重人文科学理论的法国文化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两大“民族思想英雄”之代表应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和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
目录
总 序
前 言
Ⅰ 西方文化霸权的终结
向他人学习
独特且奇怪的现象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份非常动人的「人类学 101」第一讲教案,适合塞给任何问你「什么是人类学?」或者「为什么要学人类学?」的家人朋友。
作为在日本演讲的演讲稿,确实很不错。
三篇演讲稿很精彩,关注的都是当下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西方文化霸权的终结和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性和社会亲子关系的矛盾、文化相对主义和道德评判等,给我们提供从人类学的视角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斯特劳斯认为人类学标志着一种更加万能的人文主义的出现。人类学在运用从所有科学中借鉴来的手段和技术服务于人类认知的同时,也呼吁用一种普遍的人文主义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或许能人类学更能帮助我们找到当下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解决方法。
按列维-斯特劳斯说的,为代孕等牵扯到的伦理问题也是欧洲社会才会烦恼的,它在原始社会没有引发矛盾不代表在欧洲不会。再想提什么经济剥削,发现最后还是回到他提到的死结——我们现在接触得太多了……
演讲集的原因更多的着力点在于提出问题本身而非深入地区剖析问题,提出的不少问题可以再《枪炮、病菌与钢铁 》一书中得到解答。“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并不是唯一可行的,其他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也可以让某些人类族群找寻到幸福”,毕竟“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学习或者读书本身的价值也在于此。
还得再读一次
根据Levi Strauss的观点人类学不是某种哲学,而更像一种“文化学”(文化意识宇宙)。它最大的教益是向我们展现这个世界的丰富与多样性,并令我们照见自身的局限:我们仅仅是依托某种偶然的传统展开自身的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因此否定“进步”的观念,尽管进化论(进步主义)忽略了太多的细节,但从整体上说,当我们在整个现代世界的背景下对问题加以考察,我们仍能获得一个理解的较为坚实的视角。 “每一种特定的文化以及构成了全人类的文化的整体,只有按照一种双重节奏——开放和封闭——来运行,才能存在并繁衍下去,时而是一个落后于另一个,时而是二者共存。”(p128-129)
翻译不太行
应该改成《面对现代世界问题的人类学——对日本的再研究》 看到第一章,不禁感叹这就是现实。
虽然感觉有点不过瘾,但读完感觉有点着了结构主义和人类学的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