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实践理论大纲的封面

实践理论大纲

[法] 皮埃尔·布尔迪厄

出版时间

2017-01-14

ISBN

9787300236469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实践理论大纲》是布尔迪厄对于人、社会和文化的理论思考与探索,其田野调查材料来源于50年代的阿尔及利亚 ,通过对当地居民婚姻策略、仪式行为、神话的地位等问题的深入细致考察,布迪厄提出了有关“制度与实践、个人与社会、认识论与谋略、符号与社会场域辩证关系”的基本观点。

实践理论(Theory of Practice)这个概念,是布尔迪厄首先在他的《实践理论大纲》一书中提出的。作者始终在理论—田野—重新构建—阐述理论中不断深入。正如该书的出版者所说的,虽然该书既不能满足那些只对人类科学进行思考而不动手实践的“理论家”,也不能让那些只知埋头实践而不知坐下来思考的“实干家”满意,但对于人类学者和社会学家来说却是非常重要、不可不读的。

目录
第一部分 卡比尔民族学研究三种
前言
第一章 名誉的含义
挑战与反击的辩证关系
名誉点和名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就这编排和翻译还读个p…绘图大师那么多图都没留下几个…翻译根本看不懂…(对照英译…发现整本书都不一样…)
没看懂,等以后慢慢看
本版应该是从法语翻过来,似乎很刻意的将简单的道理复杂化,也没找到繁中对照,只好生啃英译本👋anyway不知Bourdieu在中国理论界的小众是否与该译本的诘屈聱牙有关,期待看到再版!
“未完成”的理论大纲,谜一样的中译本
这翻译和英译差的也太大了,看得懂英译看不懂这个
是我太蠢了。。。。
布尔迪厄的表述+翻译=晦涩,不过可以说是方法之方法,还有一点,布尔迪厄并没有将一切都纳入结构中去分析,恰恰讨论了结构下的能动性。
第二部分好难读,另外读者对长难句的处理也增加了阅读难度。对惯习、关系结构和象征资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布迪厄通过对客观主义的批判,使人认识到社会世界是处于复杂的关系结构之中的,而不是如客观主义般的化约结构。象征资本使得经济利益隐形在意义世界之后而保全了人门的道德想象。
第一部分:交换-(名誉、利益),名誉和利益背后的自然进程和象征化观念,最终投射到生活的空间场域中。多牛象征资本。不能表现要还人情建立联系。标识的客观化。对立面结构。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其实是对应的,区隔、惯习、具身化(动作、感受、修辞),阶级化(基于符号象征区隔),规则(语法暗示,合理化物质流程化,分类、资本与象征游戏模型。模仿。历史进程) 有意的匹配,无意的结构,主体的瞬间意识综合,规则来自实践(古典相似主义(是一种对立感),惯习协调被读为基于死规则、符合规则同时满足神秘超越性的再生产,)(取消不可逆、不立即回礼让人感觉同意、谈生意维持好关系的象征让“正经事”穿插,等待拖延延迟让人期待,加速先声出其不意、礼仪宴会仪式)时间综合战略规则/象征资本(经济中介、信用价值网,与资本本身的象征化)
上上周读了将近一周,是2000年重版的法语版直接翻译过来的,对照发现英文版删除了很多内容、意思有所简化。此书地位在于了解布迪厄如何走出结构主义人类学、建立了实践理论。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