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声音的种子的封面

声音的种子

[法] 罗兰·巴尔特

出版时间

2019-05-01

ISBN

9787300269016

评分

★★★★★
书籍介绍

《声音的种子:罗兰·巴尔特访谈录(1962-1980)》收录了1962年至1980年间,《费加罗报》《电影手册》《快报》等法国媒体对罗兰·巴尔特的访谈。在这些访谈对话中,巴尔特向读者阐释了自己关于电影、时尚、摄影、阅读、写作与批评的诸多看法,对自己的一些经典作品如《写作的零度》《恋人絮语》《符号帝国》等也进行了解读。这些对话为我们了解这一智慧、并富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呈现了一个颇具洞察力的视野。

关于作者

罗兰•巴尔特,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其一生经历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媒体文化评论期(1947—1962)、高等研究实践学院教学期(1962—1976), 以及法兰西学院讲座教授期(1976—1980)。 他和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文学思想界前后辉映, 被公认为蒙田以来法国最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关于译者

怀宇,本名张智庭,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教授、法国符号学研究者和译者。1993-1998年在我国驻法国大使馆担任商务一等秘书。已翻译出版法国文学和符号学著述30余种。法国政府“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2002),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符号学专业刊物《符号与传媒》顾问和《语言与符号》编委。

目录
从说话到书写
事物能意味着什么吗?
关于电影
我不相信影响
符号学与电影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如果早先没有读过来自符号学视野的文字,大概率会被fascinated。罗兰·巴尔特看起来总是能绕过日常生活的标记、俗套和编码,对藏匿的意指和象征做解读。杜绝了意识形态和陈词滥调,事物的可理解性出现新的面孔。读者也会被引导到某种伦理性立场:避免司空见惯的无意识容纳。好几个访谈问到有没有打算写(长篇)小说,巴尔特流露出那种对载体不太看重、重要的是故事性的自足的观点也挺有意思的。此外,很容易被视为金句集,讲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打乱意识形态关注的人…要成为一位历史的同时代人和现时的哲学家”;讲风格,“写作甚至就从风格开始,但风格却不是为了写好。风格依靠的是身体的深处,不可减缩为带点审美的美化意图”;讲法西斯主义,“任何制度,如果它不仅仅阻止说话,而且尤其是强迫说话,那么这种制度就是法西斯主义的”…
“他在其他大脑中思考,并在他的大脑中思考其他大脑之所想。这才是真正的思考。” “知识分子就是社会残渣,这种东西除非有人回收,否则没有任何用处。”
尝试读过。
访谈的魅力在于让人说出自己。《声音的种子》便是让巴尔特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陈述,可以想见会是有趣的。
有启发
在读感:不知道自己在体验文本的理论or在阅读
读完,但是不少理解有些隔阂(可能是因为我对新小说、戏剧、摄影,和法国当时的学界都不太熟吧),可能是我还没达到巴尔特那种境界吧。此外,虽然不确定是不是巴尔特的影响,但是我好像潜意识里把控不了批评家和写作者之间的界限,自己也在迷恋写作和写作状态吗?巴尔特不喜欢长篇大论,喜欢“享乐式阅读”,但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恋人絮语》和《明室》,讲的却是悲伤。巴尔特说如果自己早生二十年,可能会从事心理分析。他还说,最让他痛苦的,不是被禁止,而是被拒绝。有些地方引起了自己的共鸣。感觉自己已经不是在进行学术阅读了……
不知为何这本的翻译有失译者通常的语感和水准,也许是访谈的原因。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