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州县官的银两的封面

州县官的银两

曾小萍

出版时间

2020-04-14

ISBN

9787300278735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本书写的是“西方到来”之前的中国。18世纪的中国不是“不变”,而是存在着生机勃勃的“变革”,是对于潜在发展成为强大的、近代的中国有重要意义的改革时期。“耗羡归公”是财政制度这一改革主要领域的顶点,它不仅解决了前朝遗存的种种问题,而且是对当时各种财政危机的有效的合理化解决方案。各省实施改革,因地制宜,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成效显著,有益于国计吏治民生。然而“耗羡归公”并不能一劳改永逸地解决清朝财政存在的所有问题,改革从一开始就受到抵制,加上集权国家的财政要求,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传统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制约,后来的“耗羡归公”政策辉煌不再。

这是一部“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作品,是利用档案细致探讨中国历史的代表作。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不稳定财政的根源
一、晚明财政改革的遗产
二、制度问题的官僚政治解决之道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通过将火耗收入合法化,为地方官员创造了一个可靠的公共支出经费来源,以此取代了之前地方上以额外的加派、勒索和捐献为主的非正式经费体系,初步建立起了地方财政管理制度。“以公完公”原则的确立标志着国家的正项收入与各省的公项收入之间的区分,使得各省各级行政机构可以拥有自己的合法收入来源履行各自的职责。意识到亏空并不是官员道德而是制度问题,这一认识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步骤。与很多人想的不一样,火耗归公实际上解放了官僚和基层士绅。
以火耗归公为代表的合理化财政改革,通过将火耗收入合法化,为地方官员创造了一个可靠的公共支出经费来源,以此取代了之前地方上以额外的加派、勒索和捐献为主的非正式经费体系,初步建立起了地方财政管理制度。“以公完公”原则的确立标志着国家的正项收入与各省的公项收入之间的区分,使得各省各级行政机构可以拥有自己的合法收入来源履行各自的职责。原本进入官员个人腰包的经费被用于公共目的以后,此前建立在非正式经费体系之上精心编织的个人关系网得以清除,政府对于公共服务与工程的责任也因此扩大。改革所引入的“养廉”和“公费”两大结构行创新则使得地方财政制度更具有弹性,能够应对临时性、巨大以及不可预期的支出。改革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合理化倾向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政府职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国家的塑造过程
精彩极了,译笔也好。
老四说,治天下莫大于用人和理财,没有大数据,啥都白搭,何况还有个要学习虚伪爷爷的混账儿子……拿不到基层的大数据,越集权,死的越快。
帝制中国的行政体系有一个难解的“结”,那就是中央的统一管理和地方的有效治理之间的冲突,而官僚们道德化的思维倾向,以及行政技术手段的缺乏,让这个“结”几乎成为“死结”。在道德化的思维中,地方财政的亏空被认为是官员腐化所致,而非制度问题;“轻徭薄赋”是儒家的政治目标,加赋是不能触碰的红线。于是,出现了一种掩耳盗铃式的状况,非正式地加派和陋规虽提供了各级衙门的行政费用,但不被承认为制度的一部分,难怪康熙会说:“加派之名,朕岂受乎?”“火耗归公”就是把这非正式的经费体系正规化,减轻百姓的负担,雍正要的不是“仁政”的虚名。他利用“奏折制度”保证了改革计划的统一性,不让各省的“火耗”纳入户部用来核算赋税正项的“奏销制度”,保证了地方的自主性。但这种成功也只是行政层面上的成功,而非制度结构上的革新。
“1723年,大多数当权者看到的只是症状而不是疾病,他们想到了腐败正在引发亏短,但没有看到实际上正是亏短使腐败成为必然。” 财政收支与税收息息相关,而税收又与货币这一价值尺度息息相关。在金属货币(货币供给外向)与无现代金融体系(政府无法通过金融市场融资)的前提下,保证税的足额收取就显得更加重要。
从史料里整理了大量的财政数据,又深入到与财政相关的皇帝与官僚体制、州县官与农民的丰富互动。从一条鞭法到火耗归公,这些制度的“意外后果”又如此活生生、赤裸裸。但看到后面从改革推广、地方回应以及各种意外后果,看得有点疲乏。
某种意义上,火耗归公也是并税式改革
@2020-06-17 14: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