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依恋效应: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受挫的封面

依恋效应: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受挫

[美] 彼得·洛文海姆(Peter Lovenheim)

出版时间

2021-11-01

ISBN

9787300297514

评分

★★★★★
书籍介绍
依恋理论最早起源于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亲子之间的互动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依恋风格。如果母亲能够及时回应婴儿的需求,婴儿就会感到被爱,感受到安全感;反之,婴儿的安全感就得不到满足,就无法确认自己是否值得被爱。成年之后,我们的依恋对象变成了爱人、朋友、孩子甚至工作,当我们与它们建立关系时,我们内心深处根植的依恋风格就会被再次激活,从而影响我们与它们的关系,用鲍尔比的话说,这种影响“从摇篮到坟墓”,会贯穿每个人的一生。 成人的依恋风格分为以下四种: 安全型依恋:愿意信任他人;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能够自信、坦率地向伴侣表达自己的爱意。 焦虑型依恋:需要经常得到伴侣的肯定;极度渴望亲密关系;有时会令伴侣感到无所适从。 回避型依恋:冷淡疏离;对情感上的亲密感到恐惧;在感到受伤或被他人拒绝时会主动撤退。 混乱型依恋: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综合,是最糟糕的依恋风格。有时渴望与伴侣亲近,有时又显得很冷酷。 彼得·洛文海姆,作家、记者,他的文章和随笔曾发表在《纽约时报》《纽约杂志》《洛杉矶时报》《游行》和《华盛顿邮报》上。他曾获Barnes & Noble 发现新人奖,作品包括《邻里之间:在美国街头寻找社区》(In the Neighborhood:the Search for Community on an American Street,One Sleepover at a Time)、《小牛犊汉堡的肖像》(Portrait of a Burger as a Young Calf)等。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第一部分 什么是依恋
第1章 老虎来了:依恋系统的起源
恒河猴实验:绒布妈妈vs铁丝妈妈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者并不是相关精深学者,他以好奇的心态去了解依恋与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社交关系的关联,可以说面面俱到。算是浅科普吧。总体来说值得一看。
当孩子想要被拥抱的时候就得到了拥抱,想要被放下就得到了放下,安全型依恋就形成了。
对依恋理论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给人思考的空间和最基础的方法论。
比较有帮助的一本书,因为大多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所以比较好懂,建议先做附录的测试并阅读注解后再进行全书的阅读
挺好的,最起码我发现我就是书中所说的典型的焦虑型人格。 依恋效应是否真的对书中所列举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那么深刻的影响不敢苟同,但至少在处理与自己的朋友、父母或者爱人之间这件事情上,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外在显现下的内在因果关系。
没想到依恋关系对我们的影响这么大,幸好在孩子小的时候我看了这本书,否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啊。 可惜没有重来,我多希望我小时候,妈妈能对我多一些耐心的陪伴啊。不过,那个年代好像妈妈也不知道什么叫依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