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北京:城与人的封面

北京:城与人

赵园

出版时间

2002-01-01

ISBN

9787301047774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从晚清学制改革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展开,提供新知与整理国故终于齐头并进,文学史研究因而得到迅速发展。《北京:城与人》不仅仅是探寻城与人关系的文学表达式,而且期望借助于文学材料探究这城、这人的文化性格,以及这种性格在其居民中的具体实现。

赵园

原籍河南尉氏,1945年出生于兰州。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及散文、随笔集《独语》、《窗下》、《红之羽》等。

目录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 陈平原
小引
城与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赵园是现当代学术史独特的存在。她独特的学术路径和文字却也是让导师王瑶诟病,让自己负压之处。为什么评论者不能像作者一样风格多样呢?对比赵园就知当下大多数评论者的文字是多么干瘪、无生气、套路化,没有评者与作者心灵的碰撞,对于作者生命体验的洞察,有的只是为了写文章我能找出哪“几点”
聚焦老舍、萧乾、陈建功、邓友梅、刘心武、汪曾祺笔下的京味
此书最大优点是不做盖棺论定的判断,尊重“文化”的整一性。“京味小说”关键就是这个“味”,它更像一种氛围或气韵,夹杂着溺爱与讥刺,是非激情的节制状态,是找乐与知命。我不能同意更多。
这本书很妙,刚出时默默无闻,十几年后的城市研究、文化研究开始为人所知!
非常喜欢的学术著作。能把学术做到这样的程度,叹服。个人对语言的偏爱,也是原因之一。学之。
确实不太像严谨的学术著作,更像是散文,有些部分真情流露,也不管规范了。正因如此,有些可以深下去的地方没有继续深入,点到即止。 最感兴趣也最受启发的部分还是京味小说中言语的艺术,一种强调在场性,富有温度的语言形式。笔墨情趣,这倒是之前有些忽视了的。 除此之外,从这部著作中还读出了某种人生观,提倡适度与幽默,观看热腾腾的世俗生活,从容的中年创作艺术,竟和我的一些看法不谋而合。 最后,有文化有人味儿的城市,真是令人着迷啊
很有启发。
京味甜点
探讨北京文化,深入很有启发
在去往北京前夕阅读,试图了解这座城市的“前生”。赵园老师的文字极具文学性,分析了北京城,北京人,以及城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 以文学作品为中介,由现代的老舍蔓延当代的邓友梅,汪曾祺,陈建功,韩少华等人。赵老师笔下描述的京味小说灌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生命力,是北京的前世。在北京城居住,去沉思,观摩这座城市的“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