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的封面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

陈泳超

出版时间

2005-07-31

ISBN

9787301092804

评分

★★★★★
书籍介绍

所谓学术史研究,说简单点,不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过评判高下、辨别良莠、叙述师承、剖析潮流,让后学了解一代学术发展的脉络与走向,鼓励和引导其尽快进入某一学术传统,免去许多暗中摸索的工夫———此乃学术史的基本功用。至于压在纸背的“补偏救弊”、“推陈出新”等良苦用心,反倒不必刻意强调。因为,当你努力体贴、描述和评判某一学术进程时,已有意无意地凸显了自家的文化理想及学术追求。

目录
“学术史丛书”总序 陈平原/l
序 陈平原/1
前言:作为学术史对象的“民间文学"/1
“学术的”与“文艺的”
——刘半农对民歌俗曲的借鉴和研究/23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极好
每个学者都是一段历史
看得其实有点沮丧…不是书不好,而是自己现在差距太大。特别是陈老师批驳顾颉刚那一part,使我涌现了看到l师批评我“论点不够鲜明,论证不够充分”时的恐惧。他们都是对学术、学问极度固执的人啊,我现在理解了。为自己前面认为跟哲学稍微熟络了一点而沾沾自喜感到羞愧!现在发现历史学又是一片空白…补吧,补吧。不过这个解构的思路,以及附录里面对各种文献的评点都很好,我会学的qwq。
很好的学术史梳理!史学、民间文学学理的价值都很棒,显示出深厚的功底!有些时候评论较为刻薄,但陈老师总表示是有意这样说的~傲娇又认真的作者形象不经意间就透过了纸面。
从开篇到结论都还是没有讲清民间文学与俗文学的区别,作为现代民俗学史专著来看,还行。
陈老师的博士后报告,全书以“中国民间文学/俗文学学术史”为纲,梳理了现代以来在民间文学学术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八位人物,考辨其研究路径,勾勒其成败得失:与《到民间去》可以进行对读,虽然二者各有侧重,但总体而言,个人还是觉得陈老师的相关论述更深入一些(当然,这也是学术的应有之义);简单来说,他们的局限主要在于注重案头纸张,忽略发生语境,同时缺乏实地的田野考察作为佐证,以至于部分研究只能停留在“大胆假设”之处。当然,书中提到的几位大部分都并非以民间文学为主业。民间文学与俗文学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书的意义就是避免了繁琐抽象的概念辨析,以权宜性的“民间文学”统摄之,从各自的学术史出发展开其理路脉络。本书最后提到的应该用真正的实绩应对所谓的学科焦虑,也确实发人深省。
现代民间学术的梳理
我曾经就民俗学为何在研究生阶段颁发的是法学学位这个问题请教过老师,老师说了个八卦:ysx老师开会时会把大部分的论文都扔进垃圾桶。然后老师丢给我一句话:“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学科定位很尴尬!”八卦不清楚真假,这句话也说得有些莫名其妙 这本书里论及的八位先生,感觉就钟敬文先生在兢兢业业地推动学科建设,其他先生并不是抱定学科志业去从事研究的,都是票友性质的玩。
没读完。讲胡适和顾颉刚的更感兴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