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的封面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陈平原

出版时间

2005-08-31

ISBN

9787301095393

评分

★★★★★
书籍介绍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讲述无论是追溯学科之形成,分析理论框架之建构,还是评价具体的名家名著、学派体系,都无法脱离其所处时代的思想文化潮流。在这个意义上,学术史与思想史、文化史确实颇多牵连。不只是外部环境的共同制约,更有内在理路的相互交织。想象学术史研究可以关起门来,“就学问谈学问”,既不现实,也不可取。正因如此,本丛书不问“家法”迥异、“门户”对立,也淡漠“学科”的边界与“方法”的分歧,只要是眼界开阔且论证严密的学术以及思想史、文化史方面的著述,均可入选。也许,话应该倒过来说:欢迎有志于通过触摸历史、感受传统、反省学科进而重建中国学术的学人,加盟此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文化工程”。

目录
导言 文本中见历史细节处显精神
第一章 五月四日那一天——关于“五四”运动的另类叙述
一 关于“五四运动”
二 五月四日那一天
花开春日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孙伏园: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一年比一年更趋明显;但运动的具体印象,却一年比一年更趋淡忘了。没有无数细节的充实,五四”运动的“具体印象”,就难保不“一年比一年更趋淡忘”。没有“具体印象”的“五四”,只剩下口号和旗帜,也就很难让一代代年轻人真正记忆。—— 对于多数读者而言,本书考证细微得繁琐,但没有这种为未来保存现场细节的浪漫,读者怎么记得(知悉)宏大叙事、象征口号背后的曲折是非?注释里作者还卖萌,自曝因不懂拍卖操作错失孔网放出的珍贵史料。也是将这种活脱的情怀呈现为书写内容的一部分。
这是一本不忍给低分又没法儿给高分的书。全书六篇,第一篇《5月4日那一天》实在让人读了欣喜,“触摸”与“进入”似乎一次性全部做到了。到了第二篇,《思想史事业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算是打开了五四的另一面,依然不错。可是到了第三篇扣问大学的意义乃至后面学问该如何表述、经典怎样形成、写在新闻学边上,就实在有些取大标题做小文章的意思,味道全不是那个味道了,你说不是对历史与五四的触摸吧,也不行,你说是的吧,却又总让人不服,该怎么定义呢,活着说是历史与五四的边角料吧,毕竟是历史,毕竟用户五四相关,可毕竟是五四。再说行文,黄子平一直说陈平原是他们当中最有文化的,当然半开玩笑半当真,那文化的一半,或许是文艺?宏大叙述中偶尔藏不住的一些文艺腔,跟作者讲课的风格还蛮像,但文了就弱了,甚至瘟了。
看了一半
陈平原用了一些新方法,去重构“五四”的场景,进行祛魅。
陈老师的学术研究是真的将文化、文学和历史交织出了趣味,这本书看上三遍也不过分。
约略翻过,讲五四当天一篇确实很有意思,其实写边缘也是写中心:如何在必然性中安置偶然性,在大历史中楔入小历史,确实是一门学问。傅斯年《国故论衡》批注一节尤为精彩,巧妙地切“边上”之题,妙处有二,第一是今古文论争背景下的傅斯年,第二是插入俞平伯在西洋水土不服一处,闲笔之中有义。吴梅那节有点小遗憾,陈老师关注到了吴梅与黄人的交往,可惜他大概没有太仔细通读过黄人文学史,否则就能发现吴梅的文学史在讲元明戏曲处其实有大段文字与黄人略同,这其实又能延伸出一个新问题,就是这些论述很可能是二人合作完成,对之详加考辨或许能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章太炎白话文那篇也很好,精彩之处尤其在于论述章太炎对白话文言之通达态度。章太炎不认周氏兄弟为弟子却归咎于记性不好一小段故事也很好,在太炎先生的骄矜中能见其性情,可爱。
德先生和赛先生。。。。。。唉。。。。
高中读的,这本书很棒,书如其名。五四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中国人的某种近乎可疑的精神来源。补标。只是陈平原老师的书实在太贵。
北洋军阀时期,蔡元培做北大校长,保持了北大的独立。蔡元培甚至公开宣布:“与北j政府无直接联系,而别组董事会以经营之”。 北伐成功,国民党统一中国,开始推行“党化教育”,教育界的情况于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独立”的口号被禁止,连大学课程的设置都必须接受检查。。。。。。。(127页)
认真读了前1/3,剩下的只能先翻一翻。关于“五四”和《新青年》的切入点和研究方法很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