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涉渡之舟的封面

涉渡之舟

戴锦华

出版时间

2007-04-30

ISBN

9787301120965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本书是一本深刻而富有见解的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的研究专著,非常彻底而全面地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对新时期代表性女性作家作品进行了富有创新的研究(包括张洁、戴厚英、宗璞、谌容、张抗抗、张辛欣、王安忆、铁凝、刘索拉、残雪、刘西鸿,方方、池莉等重要作家),发现女作家作品中时隐时现的女性视点与立场的流露,提出了女性写作的“花木兰式境遇”——化妆为超越性别的“人”而写作的追求,在撞击男性文化与写作规范的同时,难免与女性成为文化、话语主体的机遇失之交臂,并在有意无意间放弃了女性经验的丰富庞杂及这些经验自身可能构成的对男权文化的颠覆与冲击。本书是国内研究新时期女性写作的奠基性著作。

本书作者戴锦华最早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和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成功地再解读中国重要女作家的创作,成为今天的一种范式。 戴锦华的强大和缜密超越了简单的女性立场。她有理论,但保着敏感和热情。她有视野与深度,不流于一声叹息。更可贵的是,她的视野穿越了学院,来到了广阔的社会中间,她看到繁华表象下遮蔽的另一种叙事。她是一个真正的思想精英。

戴锦华,北京人。曾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现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曾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台湾等数十所大学任客座教授。从事电影史论、女性文学及大众文化领域的研究。著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中国妇女文学研究》,《电影理论与批评手册》,《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十八例》,《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电影批评》,Cinema and Desire:A Feminist Maxism and Cultral Politics in Dai Jinhua's works等专著10余卷。

目录
绪论:可见与不可见的女性
天翻地覆之间
历史话语中的女性
秦香莲与花木兰
家国之内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如果我们本来就具有表达的自由,不必刻意强调某一群体的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也无须刻意要求这一群体抹掉自身视角的特殊;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自由,冠以女性等等名号,也难以获得真正的表达。绪论之中对于女性写作的阐释,抛开中国特有的历史背景(再就是八十年代与五四的对比屡见不鲜),与西方类似作品相比也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观点,这倒是说明某些困境是恒常普遍的。而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网络上许多年龄相近的女性作者,却表达出了一种看似浅薄的轻盈自在,没有随时为理想自由牺牲的觉悟,也没有救赎自身或男性的责任,这也许有违写作所背负的“使命”,但却值得赞赏。
戴锦华的文笔很好,观点也颇新
词汇很繁复,形容词以及一些专业词汇很多,读起来颇费力。不出声感觉读不到点子上去。评论的色彩更多的是一种再解读,包含着太多批评者自身的语意和语言习惯,也许与作者本人想展示的文本不同。阅读的快感不是通过咀嚼剩下之物,更多地应该是去寻找本文中富含的意义色彩。当然戴爷的逻辑分析还是无与伦比。
世间那些美好的写字的女子。
与浮出历史地表判若两本,冗长拉杂。
戴老师我的女神!
文学批评也是文学。很犀利,但又美。
花木兰
三四十岁的戴老师就有这样的视野和深度,冷静、理智、犀利地从女性视角解读中国重要的女作家的创作,揭示中国女性的文化潜意识与自觉。“花木兰式的困境”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仍比比皆是。 最后,感慨此书将近400页给我拉了一张超过40本的阅读书单。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依然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