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与社会学同游的封面

与社会学同游

[美] 彼得·伯格

出版时间

2008-05-31

ISBN

9787301133385

评分

★★★★★
书籍介绍

一部堪称经典的社会学入门书。作者一反教科书面面俱到的写法,择要描绘了社会学的主要议题,充满人文关怀和反思性,深入浅出而不乏洞见,使初学者在轻松阅读中看到社会学事业的宏观图景。

——刘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描绘的社会学是一种能够把个人情趣与追求真相的科学精神、专业智慧与常人关怀结合成一体的学科。社会学其实比一般人心中的形象更加精彩。作者所描述的社会学是那种能够发现人类行为的无比丰富性、能够在个中不以为奇的现象中展现专业洞见的学问——这种学问会多一些人文情愫,少一些枯燥沉闷。

——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目录
译者前言
作者前言
第一章 作为个人消遣的社会学
第二章 作为意识形式的社会学
第三章 “补记”:选择与生平叙事(亦名:如何获得预制的过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经典的入门小册子。有意思的是,作为概览性图书,并没有依循常规罗列各派理论的异同、分枝、发展阶段,而是全书从个体VS社会,agent VS structure的视角,来组织材料,介绍各理论流派。
这不是与社会学同游,而是与伯格同游社会学(这位导游不仅用自己的解说影响你的观感,而且不可能带你看所有地方),甚至可以说,学伯格的理论姿态,与他同“游”于社会。至于这是他所说的自由,还是后人所指的文青不靠谱,你自己选择。
社会是个我们自己建构的牢笼——人们在社会和角色的牢笼中并未完全丧失主动权——不存在没有选择只存在拒绝选择——社会并没有令人绝望到使得改变成为不可能的存在。(但问题是一个木偶的拒绝演出又能带来什么呢?罗莎帕克斯?郝劲松?还是一个笑柄而已,就像那个被群嘲的拒绝换票的人?
很激动也很沮丧。读史学,总认为史学要与现实呼应,要有现实关怀,像王汎森先生那样。平时也会思考一些重大问题,激动的是,我关心的问题甚至处世态度,都同作者如出一辙,只是表述不同。然而也因为早有思考,其实读完没太大收获。沮丧的是,我读这么久的书,想的东西,别人几十年前都写过了。
大一时社会学入门第一本读的是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现在看到伯格这本书,我感觉当初被耍了。
又引申出好些个要拜读的了,在人的自由这块说的较少了,期待更多
比想象中深奥,但有些话还是很有启发。
【24第2本】把社会学家想象成社会感知的雇佣兵
举重若轻
第六章:社会入戏 值得二读